更新时间:09-09 (小萌男)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作为“妇人启门”图源头的汉代启门图像已经发展出三种基本模式,即“升仙模式”、“世俗模式”和“旅程模式”,其中以妇人形象出现的“升仙模式”由于其于仿木结构联系极为紧密,在汉代以后不同的时代的仿木结构的丧葬载体上被不断重新启用。首先其在唐代被佛教徒重新发现并用于装饰仿木结构墓塔外壁以象征密闭升仙空间,接着在五代时期,“升仙模式”在世俗贵族墓葬中昙花一现,作为一种过渡的形式出现于这些墓葬仿木结构的墓门之上。在北宋,由于经幢形制对世俗墓葬的影响,“升仙模式”得以从经幢这一传统载体进入世俗墓室内部。为适应墓室的内封闭状态以及墓葬者的世俗需求,“升仙模式”的形象、暗示空间的方法和意义在北宋晚期都有了世俗化的倾向,在南宋其传统的升仙意义已基本消失,“升仙模式”让位于“世俗模式”。同时这一图像在北宋晚期的世俗化和多元化使得其得以脱离仿木结构的载体,而作为一种题材被应用于更多元化的载体之上,“旅程模式”也得以再次出现。
关键词:妇人启门 仿木结构 空间 世俗化 模式 载体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3
1研究现状-4
2 汉代至北宋以前的启门图像-5
2.1 汉代——多种模式的源起-5
2.1.1 四川地区-5
2.1.2 山东地区-5
2.1.3 启门图像的三种主要模式-6
2.2 唐,五代——对“升仙模式”的继承与创新-6
2.2.1 唐代佛教徒对“升仙模式”的再发现与再创造-6
2.2.2 昙花一现的过渡类型——五代世俗墓葬中的“升仙模式”-7
2.2.3“升仙模式”再次被使用的原因-7
3 两宋时期的启门图像-8
3.1 经幢——唐代墓塔“升仙模式”的延续-8
3.2 墓葬-8
3.2.1 北宋河南地区——来自佛教的影响与“升仙模式”的世俗化和多样化-9
3.2.2 南宋川贵地区:“升仙模式”让位于“世俗模式”-11
3.3 石窟壁画,铜镜及其他——“旅程模式” 的另类复兴-11
结语-11
谢辞-12
参考文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