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10 (风信子)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本文从安·克拉维特对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所面对的困境的两个类比进入,这两个类比是柏拉图《斐多篇》中走出洞穴的那个人以及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查拉图斯特拉。主要论述鲁迅对儿童的关注在《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中的表现,以药为尺度的六个层级的展开,特别是提出了一个使得疯癫与否的争论暂时悬置的方案,即整篇小说是一个有限而强化的心理治疗。药被狂人吞下,槛是文言小识中的“余”设立的,之前的学者或许对二者持二元对立的态度,而本文则提出了新的看法,动态装置和三方面的研究。应该指出,药和槛是鲁迅美学的两个点,它们于《狂人日记》中首次亮相。
关键词:安·克拉维特 心理治疗 动态装置 《狂人日记》 美学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为狂人所吞的药-4
1.1 狂人所面困境:众人的不信任-4
1.2 狂人与众人的相互猜疑:文明与野蛮的多次互置-6
1.3 有限而强化的心理治疗-9
2. 为“余”所设的槛-10
2.1 于主观产物得客观结论:日记-10
2.2 “述而不作”?——关于“撮录”-13
2.3 作为阅读者的“余”-14
3.药与槛-16
3.1 药-16
3.2 槛-17
3.3 小结-18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