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21 编辑老师:佚名
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曾师从陈奂,于道光三十年进士,后受咸丰帝赏识。咸丰三年,简放河南学政,后因出试题考童生时所出题目割裂经文,为御史弹劾而罢官。其移居苏州后潜心学术,也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门下英才辈出。其时闻名于国内外,声誉远播日本,一些日本学者慕名而来,拜于其门下。俞樾治学以经学为主,而小说亦成就不俗。俞樾一生著述丰富,作为“古小说的终结者”,其著名作品,主要收录于《春在堂全书》,小说主要包括《耳邮》、《广杨园近鉴》、《五五》、《一笑》、《右台仙馆笔记》、《荟蕞编》(小说研究)诸作。尤其其《右台仙馆笔记》,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作品。
俞樾的小说多以札记形式保存下来,这也是清代学者常用的一种普遍研究著述方式。作为一名经学家,俞樾于其小说中表露出了鲜明的学者化倾向,这既是受作家本人学者身份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究其外在条件,社会风气的影响亦不可忽视。此外,曲园的小说上承魏晋南北朝时以小说为史家随属,以史家实录原则和文学家的教化原则为小说规范的传统,其小说中充满劝善惩恶、宣扬因果观念的思想内容。在孝悌之道、情与理的冲突、情义观、贞节观方面抒发己见。其志怪述异也不似六朝志怪小说,非志在证明鬼神不诬,更不似唐传奇之俳谐逞才。而如其于《右台仙馆笔记》序中所言:“姑记旧闻,以销暇日。”“不论搜身兼志怪,妄言亦可慰无聊。”
俞樾小说记事简洁,语言质朴无华,不事辞藻。议论剀切中肯,著词达意皆能传神。其常于小说后发表言论,或议其善恶得失,或辨其真伪源流。叙述语言简洁精炼,议论要言不烦,言约旨丰。故其小说,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方面,均值得深入研究。
曲园小说中有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民风民俗,的内容,且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研究其小说将有助于了解晚清社会,以及当时问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再次,作为“古小说的终结者”,研究这样一位著名作家的小说,对于我们了解清末小说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今天的文学创作将有所助益。
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有关俞樾学术研究方面已有相当丰富的成果,而有关小说则相对较少。关于俞樾文言小说创作特色的研究成果有谢超凡的《俞樾文言小说创作综论》 一文,对俞樾小说的学者化倾向特征和艺术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贾婀娜的硕士论文《论俞樾的小说创作与小说研究》对俞樾小说的内容方面“奇”的日常生活化,艺术特色方面的学问化倾向语言“简雅”的风格、小说研究的贡献有一定论述;朱江的硕士论文《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研究》对俞樾小说的思想内容着重从社会现实的关注、孝道及女性观方面,以及艺术特色的现实主义风格、考据学特色、叙事特色方面概括其最著小说《右台仙馆笔记》的特色;姚春花的《朴学大师——俞樾的“小说”情怀》则从“销暇日”名义下的小说创作和“雅、俗”间的徘徊两个方面对俞樾的“小说”情怀进行了探讨;马丽敏的博士论文《俞樾文学创作研究》对俞樾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关照,将其家世、生平、思想、及学术与文学著述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俞樾小说作品的研究及其观念,没有更具体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俞樾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第一部分:俞樾小说的思想内容
1.小说中的贞节礼义观
①俞樾小说中孝悌观
②俞樾小说中情与理的冲突
③俞樾小说中的情义观
④俞樾小说中的贞节观
2.俞樾小说中的述异志怪的内容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有志怪述异者,与六朝志怪小说颇似者记述鬼神怪异,又颇异于其证鬼神不诬、炫耀地理琐闻,而有论其为人心偏狭之故者,如卷一中其述桥头石,引前人之评:“然以《风俗通义》所书汝南石贤事观之,则知此亦人心使然,久之当自歇也。”其小说重情节,叙事委曲,似传奇,非唐传奇之徘偕逞才。
3.俞樾小说之劝善惩恶,因果观念
①劝善惩恶
②因果观念
《右台仙馆笔记》卷一中有日日听经而得善果投胎成人的庙中之犬,有女为救夫君卖身入楚馆终为人赎身归;有陶氏父子乱世后重聚,作者言其为阴德之故,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部分:俞樾小说的艺术特色
1.俞樾小说语言特色:质朴简洁、精炼传神
俞樾小说记事简洁,语言质朴无华,议论剀切中肯,著词达意皆能传神。
2.俞樾小说中的修辞特色
如用典使事:如《右台仙馆笔记》卷三一则,青楼女子红兰为贫穷的某生而病后,费媪的一段花话:“娘子倾城姿,何患无藏娇金屋?乃恋恋一穷措大乎!”连用三典,极富特色。
3.俞樾小说严谨学术态度
①引入考据方法
②考据来源出处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中有间杂考辨名物故事,人物、故事、情节真伪出处,如作者言及黄生所食物之鱼系出《山海经》;如黄冈县易翁之女为狂风卷后下体易为男者“事见《开元占经》引《汲冢纪年》。”
4.俞樾小说实录观念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所引之事,皆作者考证所得。如卷一中一则,朱勋臣于案头得书云欲与其同居,后又得书知其为狐,频有书来,不见其形,徙居亦从。问柳仙言宜建祠,谢力不及,家中火作,熄后建祠。张仍往,后告之有高人欲往为媒,乃一高姓妪。作者言及:“狐狸居人家,载籍所记多有其事,此狐自称张禺门,不知其何从得姓,何义命名也。箕仙殆即此狐为之托名。柳仙亦无其人,世传柳仙为吕纯阳弟子,盖本元人杂剧,此岂足为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