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22 编辑老师:佚名
俞樾在晚清学界赫赫有名,但在今天享受到的关注无疑远远低于他在当时的名位。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就俞樾而言,在同时代他无疑是出色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放在历史进程中,无疑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在他前后都有比他出色专攻的学者,就其师承而言,前有恩师曾国藩,后有弟子章太炎,所以他不可避免地被漠视。
对于俞樾的生平及著述概况,《清史稿·儒林传》、徐世昌《清儒学案·俞樾曲园学案》、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缪荃孙《俞先生行状》、章太炎《俞先生传》、周云青编《俞曲园先生年谱》、徐激《俞曲园先生年谱》等都有介绍。近年俞润民、陈煦的《德清俞氏》、李风宇《失落的荆棘冠一一俞平伯家族文化史》以及张欣《花落春仍在一俞樾和他的弟子》等传记都对俞樾的生平有较详细的介绍,而对俞樾的著述亦有简略介绍。
而对俞樾学术术研究的探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有只言片语之介绍。1971年,台湾曾昭旭出版《俞曲园学记》,介绍了俞樾的生平、著述、学风与治学方法,又把俞樾的学术研究分成经学、小学、诸子学和文学分别进行评述,比较初步的全面的研究了俞樾。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俞樾(曲园学案)》对俞樾的学术思想略有介绍。郑国庆主编的《晚清社会与文化》中有专章《俞樾对传统学术的研究》,分经学、子学、小学对俞樾的学术研究作了介绍。
近年来对俞樾的关注越来越多,研究也渐趋深入和全面,因为对于俞樾的生平、著述概况和学术思想研究,书目很多,但是对与俞樾文学著述的研究比较缺乏。俞樾在诗、词、文、小说、戏曲等文学领域涉猎颇广,或许是因为其经学的成就超过其文学成就,所以对其诗文的详细研究较少。有些比较简单的评价,如汪辟疆把俞樾和李慈铭、冯煦同列为江左诗派领袖,但其“诗文并不高,抒写性灵之外,稍济以学术,故不入随园末派”。目前,在俞樾诗词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对俞樾文学家族的整体研究,如高万湖《俞樾家族的诗词创作》。缺乏针对俞樾诗词创作的专门研究。二、对俞樾与日本汉诗关系的研究,如马歌东《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主要着眼于俞樾对日本汉诗的贡献和影响。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俞樾的诗文进行仔细的分析,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总结归纳其诗学观点,这可以使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俞樾的成就。
在诗词理论上,谢超凡指出,除忧时感事与抒写性情、反对摹古外,俞樾论诗还主张消除门户之见,广泛接受各家诗派特点。他追求的理想的诗歌境界是丽则合一,深入浅出;追求自然,反对过分雕琢,反对为了求诗句之工而违背事理。陈水云论及俞樾的词学理论,指出俞樾论词主张协律为先,更注意遣辞立意,主张求“雅音”,即要求有醇雅的审美品格。但由于时代的原因,俞樾特别关注写个人之愁思和时代之忧患的作品。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俞樾的文学创作已取得了一批启发性、建设性的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无数宝贵的经验。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国内对俞樾的研究集中在经学方面,对其文学研究很少,对俞樾诗歌创作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而且极少有专门对其诗论观在其创作中的体现做专门的研究。
本文依据俞樾诗歌的原始文本,考察俞樾的生平及时代,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界清俞樾的诗歌的创作时间;结合具体的诗作对俞越的诗歌的主题形态与艺术特色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立足俞樾作品中体现的诗论观,对俞樾的诗学观进行详细考察,再结合前人的观点,总结归纳。最后回到文本,找寻其诗论观在其诗歌创作中的集中体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第一部分
介绍俞樾的文学创作概况,着重介绍俞樾的诗歌创作情况。
一、俞樾诗歌创作的分期
1.第一阶段以俞樾取中进士为限。
2.第二个阶段从道光三十年中进士至咸丰七年免官。
3.第三个阶段以失官为界,到定居吴中这近十年的时间。
4.第四个阶段从俞越于同治四年重返苏州,主讲杭州话经精舍始,到光绪五年姚夫人病逝。
5.第五个阶段从光绪五年俞越夫人姚氏病逝到光绪三十二年俞越离世,这最后的二十八年是俞越诗歌创作的最后一时期。
二、不同时期的特征
1.第一阶段俞樾的诗作歌咏最多的还是科举成败而带来的喜忧之慨。
2.第二阶段俞樾诗歌除言政之作,便是记与同僚交游宴饮,还有一些怀古记游之作,多以古体、歌行体写出,未见新意。
3.第三阶段俞樾的诗歌创作一扫浮华做作,因罢官而咏怀以及因战乱而咏时局成为他诗中的两大主题。
4.第四阶段俞樾仕途无路,然时局稍稳,能高居讲席,又与湖山为伴,与家人得享天伦,以研经读书为乐,也算夙愿得偿。故此时期的诗作多体现出从容闲适的特点。
5.第五阶段时间长度虽然跨度较大,诗歌数量较多,但诗歌风格还是统一的,那就是哀婉与追忆。
三、俞樾诗歌创作的技巧
1.作诗要重视自然之美;
2.学诗不应“尊杜卑李”;
3.以无情言情,从无意写意;
4.善用脱胎之法,化用前人佳句、佳境;
5.作诗体物应工,意境亦应圆通融汇,也就是重视对事物作细致全面的观察和感悟。
第二部分
结合俞樾的作品,归纳俞樾的诗论观。
1.主导思想:“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而不愚”言诗教的两个方面,一则以品质,一则以智慧。二者互相补充,互相牵制。
2.诗歌审美:宜工宜丽。
第三部分
结合俞樾的诗论观,分析其诗歌创作中所体现的自己的诗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