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16 (张小杰)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201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更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2014年第一版,P1],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系列训练掌握信息处理,交际等能力;但另一方面更是要求学生能够从语文的思想内涵、立场中获得教化和情感的熏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指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时,也不能够忽视语文人文性的重要性。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需要运用一种与学生思维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手段。
然而,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经常存在被枯燥乏味的文章梳理,技巧训练和标准化的模板答案所充斥的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 就对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就此提出“感性化教学手段”这一概念,希望这一兼具具体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教学手段能够成为教师优化语文课堂的得力助手。
本文分四部分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性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及运用,并以影音手段为例更加具体地论述了如何更好地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等问题的概述。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感性化教学手段的概述。论述了该课题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方法,以此使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更加清晰。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系列问题的综合分析。这部分是对该课题更深入地探讨,目的在于揭示研究对象深层次的规律。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感性化教学手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运用原则及应对策略。由于感性化教学手段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因此这部分直接以影音手段为例对应对策略具体论述,主要是从教师、学生、教材、课外延伸等方面提出具体应用策略,也希望能借此引出更多相关策略。
与以往研究相比,这篇论文能够让读者对“感性化教学手段”各方面的性质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文中一些创新性的策略也能够给教育工作者带去全新的认知,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语文教学的升级,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语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感性化;教学手段;人文性;工具性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国内研究现状-2
1.2.2国外研究现状-2
1.3研究内容及意义-3
1.4研究方法-3
1.4.1文献研究法-3
1.4.2观察法-4
1.4.3定性分析法-4
2感性化教学手段概述-5
2.1语文教学和感性化教学手段的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5
2.1.1概念界定-5
2.1.2基本特征-6
2.2应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6
2.2.1双重编码理论-6
2.2.2接受美学理论-6
2.2.3直观教学理论-7
3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分析-8
3.1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原因-8
3.1.1应对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8
3.1.2应对语文课堂学生兴趣不高现状-8
3.1.3满足信息时代对信息素养的高要求-8
3.2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价值-9
3.2.1对初中学生的价值-9
3.2.2对语文教师的价值-11
3.3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11
3.3.1感性化教学手段本身的问题-12
3.3.2教师存在的问题-12
3.3.3学生存在的问题-12
4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原则及策略-14
4.1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14
4.1.1紧扣教材-14
4.1.2紧扣教学目标-14
4.1.3针对课型、文章题材选取合适的感性化教学手段及其表现的内容-14
4.1.4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要有计划性-15
4.2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的策略——以影音手段为例-15
4.2.1从教师方面提出的运用策略-15
4.2.2从学生方面提出的运用策略-16
4.2.3运用影音手段应当紧扣教材-17
4.2.4把同一主题的课文整合为专题,通过影音手段进行综合性学习-17
4.2.5其他教学手段与影音手段共同运用-18
4.2.6开发有关影音手段的校本课程-18
4.2.7激发学生对语文外延的学习-18
4.2.8促进开发和维护影音手段数据库的实现-19
小结-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