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08 编辑老师:佚名
通过以上对小学语文教师理答行为现状主客观两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实际课堂中教师理答行为有许多优点可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出教师的理答意识比较强,对于“理答”概念比较清楚,也比较了解理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大多数教师较为注重激励学生,践行赏识教育;有意识的将多种理答方式综合运用,对学生不同的回答采用不同的理答,力求做到明确学生的对错概念与方向,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但是从数据中明显看出,三位教师的数据对比也彰显较多课堂中现存的普遍问题: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新手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不能很好地进行临场应变,因材施教体现得不足;普通教师往往偏向简单肯定或机械重复,带有提升的肯定和引导的否定相对较少……这也都是众多教师所面临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将调查分析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课前备课不足,忽视理答预设
理答行为是建立在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提问的基础上,备课不足,提问设计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偏离正确的教学目标,超出了学生现有水平,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第二,为了追求所谓“气氛热烈”的课堂提问学生感兴趣的却和教学无关的问题,学生看似讨论热烈,其实注意力已经分散。这样的现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课前备课不足,课堂提问设计不当,那么理答的预设就更容易被忽视。T1、T2 教师的课堂中就有这样的表现,明显看出对学生的理答预设不够充分,学生的回答一旦不是教师心中的“正确”答案,教师就会慌乱,只能用简单肯定或机械重复这样没有价值和针对性的理答语言敷衍、搪塞过去。说到底,大多教师只关注自身的教学进展,而没有关注学生本身。
例一:T1 教师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生 1:他会自豪地告诉小红马自己难看的地方也是有很大用处的。
师:是的,小骆驼不再委屈了,变得自豪起来了。
生 2:小骆驼可能会带着小红马去沙漠中转一圈,让他知道难看部位的用处之大。师:你真会思考,亲身经历了小红马还能不相信吗?
生 3:又见到小红马,我觉得自豪的小骆驼也会嘲笑他,你以为你长得多好看……师:嗯,你是这样想的。
对于前两位学生的回答,T1 教师明显是进行理答预设的,自然给予了学生合适的评价,但听到生 3 的回答后,教师先是愣了一下,显然没有预设,最后只能简单肯定学生的答案。访谈中T1 教师表明自己会对理答进行预设,但只是简单预设而不够充分,这与笔者在课堂上看到的情形一致。如果备课时有了充分的理答预设,对生 3 的回答教师可以采用发展性理答,或追问学生:“从委屈到自豪的小骆驼会这样嘲笑小红马吗?他可能会让别人也体会那种糟糕的心情吗?”或转问其他同学:“你们认为小骆驼会像他说的这样做吗?说说你的想法。”总之,课前备课不足,理答预设不够充分,导致课堂上失去引导学生的机会,与精彩课堂失之交臂。
2.教学经验有限,欠缺理答技巧
无论课前备课有多详细,都不能忽略课堂的生成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教师理答问题更多是集中在课堂上,下面做详细分析:
(1)教学经验不足,对理答缺乏系统认识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虽有一定的理答意识,却不了解理答具体内涵,更不用说不同理答类型的运用方法。对理答不了解,又缺少在实际课堂上的实践,导致教师理答出现问题。
例二:笔者上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有趣的发现》
师:通过阅读课文,你能看出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妈妈平时就对我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头到尾把事情做完,做完一件才能接着做第二件。
师:嗯,说的不错,请坐。
对于学生的答案,笔者认为他所说的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所以简单表扬含糊敷衍过去了。而课后,指导老师告诉我:“对于他当时的回答,你不能只是简单的表扬,可以说老师送你一个词,善始善终!不仅总结了学生的话,也训练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新手教师与成熟教师之间的差距,新手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有限,不懂理答方式的合理运用,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多用简单理答,而缺少较高水平理答方式的运用,在能用发展性理答的地方却用简单肯定,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2)程式化表扬现象严重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倡导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所以许多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你说的太好了”、“真不错”等等。在这里不排除有些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表扬,但是对其实存在问题的学生回答依然采用激励性理答的现象数不胜数。
例三:T1 教师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读完课文,你能说说小骆驼的哪些部位让它感到自豪吗?
生:我想说它的脚,小骆驼的脚很大,能把沙漠的沙子都踢开,沙子不会淹没它的脚……师:说的真不错,还有谁想来说说。
对于学生存在问题的答案教师没有及时点拨,帮助学生纠正过来,而是采用激励性理答表扬了事,学生不仅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问题思考的方法,可以说教师这种盲目表扬是理答中存在的巨大问题,也是普遍问题。
(3)理答止于简单肯定,不往深层次拓展
许多教师对本可以采用发展性理答、提升肯定或引答解决问题的地方却习惯于止于简单肯定和机械重复,对本可以利用追问、转问、引导促进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处却只是以一个简单表扬结束,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并且课堂文化难以生成,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现象。例四:T2 教师执教《天鹅的故事》
师:老师觉得这样读挺好:“咔嚓,冰层就裂开了。”(生笑)我觉得我读得挺好,你给我挑一下毛病。
生 1:因为冰层很厚,不可能两下就打开了。师:对呀,不可能这么容易。
生 2:一只天鹅扑打冰面,不可能这么快就裂开了。师:(点头)有道理。
生 3:如果老天鹅一下就把冰面给裂开了,那后面还写其他天鹅帮忙干什么,冰面是齐心协力破开的。
师:对呀,这么厚的冰层可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破开的。
T2 教师对几个学生的理答都止于简单肯定,即使用单一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回答,这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理答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帮助学生明确对错,但是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对学生回答教师其实可以追问以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老天鹅击破冰层的困难,使学生思维往深层次发展。
(4)忽视引导,教师代答频次较高
对于学生不完整的回答,很多教师没有及时采用追问、引导否定等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思考的理答方式,而是直接代答、直接给出答案。笔者不认为代答是消极理答方式,但是课堂上很多教师使用代答的频次较高,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长久下来会成为理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5)新手教师的障碍式理答频次较高
由于新手教师对课堂不熟悉、没有对教材深入剖析,在课堂上顾此失彼;或是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学生的回答超出预设,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反应,就会出现无视、敷衍的障碍式理答。对学生的回答无反应,不仅会让学生不置可否,更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很显然,障碍式理答是一种消极理答,但是在实际课堂上出现频次较高,成为教师理答现存的一个问题。
例五:T1 教师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小骆驼进入沙漠会遇到什么危险?它又是怎么解决的?生:小骆驼可能会遇到陷进沙子的危险。
师:因为沙漠里都是松散的沙子,面对这样的危险我们没有办法,但是小骆驼却不怕,因为——
生:它的脚掌又大又厚。师:嗯,说说。
生:(迟疑地地读相关段落)……多亏了我们脚掌又大又厚。
师:嗯,又大又厚呢?(此时教师站在投影仪边正在试图播放骆驼在沙漠里行走的小视频。)
教师最后的“嗯,又大又厚呢”属于障碍式理答,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消极理答,弄得学生十分困惑。而T1 教师因为教学经验不足,无法兼顾教学以及多媒体的播放,才会导致障碍理答的出现,这是新手教师实际教学经常出现的情况,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6)非语言理答的整体忽视
除了障碍式理答外,非语言理答中的动作、神情、留白式理答常常被教师忽视。笔者在分析数据时发现,新手教师和成熟教师几乎不用动作、神情、留白式理答,而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其实是期待教师将语言理答与动作、神情理答结合起来的,他们认为这样更加亲切和真诚。特级教师则不一样,她的动作、神情理答频次稍高,而正是这样的理答方式让她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与学生的精彩互动不停。
3.课后忙于他务,忽视理答反思
通过与教师的访谈得知,现在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而且教学任务也相当繁重,各种公开课、教师成长、教研等都要参加。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答行为进行及时反思。于是教师难以了解自己在课堂理答中出现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便无法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因此,失去了提高理答水平的重要途径,从而限制了课堂理答应有效用的发挥。
新手教师可能会从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中获得教学反思的机会,从有经验的教师听完课后的对其的评价中发现问题。然而很多新教师习惯于将反思的重心放在如何组织教学流程及改进语音语调等方面,而直接忽视理答反思。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理答越来越得不到教师的重视,还会导致教师对自己在课堂理答中存在的问题难以明确,忽略理答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教师的课堂理答能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其课堂教学能力也会很难以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