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11 编辑老师:佚名
儿歌在中国的历史可谓久矣。它像风一样,不知由何而来,却向四方传去,被我们曾经唱响,同时吹进心里。一首儿歌,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关于文学和艺术的启蒙。儿歌中质朴、率真的语言,朗朗、轻快的音韵和自然流露的童趣,伴随着每个人的童年。
丰富的儿歌材料积淀了万千意蕴,民俗的、文学的、历史的……但儿歌在乡土中国产生的影响或许要比我们想的深远、广泛。
上世纪二十年代顾颉刚研究孟姜女的故事时,时人曾讥讽之为“大题小做”。顾颉刚则认为,“无论什么小问题都会有极丰富的材料,一粒芥菜子的内涵可以同弥ft一样复杂。” 1以儿歌为切点探究儿童与儿童教育真是自“芥菜子”一般的小材料中做文章,它的意义无限。
本研究,就将从儿歌——这类启蒙我们成长的文学形式入手,从教育学出发,借鉴文艺学、民俗学等多重视角,再识儿歌,发现儿童。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设定为儿歌。
透过丰富的儿歌资料,不难发现,只言片语的凝结背后,更充斥着成人与儿童的矛盾。但凡儿童喜爱的,或是有意思,但绝对没有明示的意义;成人更爱把各类理念加入儿歌之中,为其增添特别的意义。这一分歧,通过大量的文本类比可见一斑。
儿歌之于童年、儿歌之于教育、儿童之于成人,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促使本次研究的重点渐渐明晰,那就是儿歌的价值究竟应该归于何处。基于以上对研究问题的分析,本研究的具体问题设定如下:
第一,儿歌分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什么?
本研究是对儿歌的文本分析,文本分析的框架源自儿歌的逻辑结构。文学来源于生活,儿歌创作的素材也大多取自生活。面对纷繁多样的儿歌材料,如何构造分析框架是正确研究的关键——研究的问题出自研究的框架。而此时,合理的分类尤为重要。儿歌的创作过程是什么?儿歌的创作者都有谁?他们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组织语言进行创作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考虑到儿歌作品的受众是孩子吗?在他们考虑的过程中,会不会配合儿童的需求,满足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让儿童快乐的创作?还是想借儿歌的便利形式,满足自身需求?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形成关于儿歌分类的思考,提炼出基于本研究的儿歌的逻辑结构及其特征,以便于在价值层面上更为深入地展开儿歌的研究。
第二,儿歌中什么样的内在要素使其在历史流变中有所不变?
本研究有意于儿歌中的儿童史考察,儿歌是发现儿童的历史证据。回溯历史长河,儿歌的不同地位、儿歌背后隐现出的童稚之情的偏离与回归引人思考。为何儿歌会成为古代“荧惑论”的工具?为何儿歌会流变为政治宣传的“摇篮曲”?为何儿歌会成为新文化运动讴歌的“天籁之音”?为何儿歌要歌唱“幸福的生活”?为何儿歌总会以各式各样、甚而假模假式的外在价值发光发热?无论内容有什么变化,儿歌中是否存在一种要素,令其对成人和儿童都具有十二分的吸引力?时间维度的引入,将引领我做历史的纵向思考。
第三,儿歌中有怎样的儿童的世界?
本研究意在借助儿歌理解儿童的世界,儿歌中最多产生儿童本位主义。对于儿歌,成人更在意于它的目的。作为“教育”之工具,儿歌能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对意义的执念却可能忽视了对意思的感知,慢待了儿歌中的“天然童趣”,所谓买椟还珠,甚而削足适履。那儿童更在乎的是什么呢?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儿歌,我们有主动选择过自己喜欢的儿歌形式吗?儿童到底觉得什么样的儿歌“有意思”呢?他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类儿歌中映射出了怎样的儿童世界?构造了什么样的童年经验?有何特征?这一系列的疑问将帮助我理清思路:我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答案?通过儿歌理解儿童的世界,是本研究的关键。
第四,儿歌中蕴藏着什么样的童年文化?
本研究还将考察儿歌与当代儿童的童年文化的关联之处。正是有了童年这一社会概念,童性和童心的探究才随之而来。童年文化是否存在与儿歌相通之处?成人创作的儿歌能导引出某种童年文化,童年文化也能创作出某种儿歌。因此,我引入“灰色儿歌”这一概念。灰色儿歌是指由儿童改写或创作的儿歌样式,这一类儿歌语言较为低俗,遭到成人的抵制。儿童为什么会乐此不疲地创作
“灰色儿歌”?成人为什么严令禁止此类儿歌的传播?“灰色儿歌”的有意思何以会显明地违反有意义?隐藏在“灰色”背后的童年文化是否不再灿烂多彩?对灰色儿歌的研究将有助于从当下儿童的立场考察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价值背反问题。
第五,儿歌的价值究竟是“有意思”还是“有意义”?
本研究的重心是儿歌的价值,价值可以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歌咏儿歌是儿童的本能,儿歌符合儿童语言发展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所以儿歌在童年生活中、在儿童教育上有重要价值。通常以为,儿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儿歌的价值仅仅体现在教育儿童上吗?这里的“教育”是什么意思?除去作为宣传、教化、教训、教学的工具之价值,儿歌是否还具有本体的价值、即内在价值?如果有,是什么?衡量儿歌的价值的标准是该有儿童的感受还是成人的意愿?我把这些问题凝练在“有意思”和“有意义”两个相似又判然有别的概念上。“有意思”是本然的,“有意义”是派生的;“有意思”是感觉的,“有意义”是认知的;“有意思”是儿童的,“有意义”是成人的;“有意思”的不一定“有意义”,“有意义”的不见得“有意思”。本研究的重心就落在“有意思”和“有意义”的价值之问上。
儿歌对儿童来说,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价值?这个问题也许更适合从成人看待儿童的角度来解答。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2从教育学的角度,我们应该剖析儿歌中的精神,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到底是成人的主宰还是对儿童的尊重。本研究通过试图解答儿歌于童年、儿歌于教育、儿童与成人等一个个问题,抛开成人观念,发掘儿歌背后深层次的价值内涵,以期帮助自我发现儿童、尊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