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11 编辑老师:佚名
1.儿歌研究的三个标志成果
北大歌谣运动推动了歌谣的发展,该运动之后涌现一批学者投入儿歌研究和创作的工作中来。周作人、冯国华和褚东郊是其中三位杰出的代表,他们根据研究发表的三本论著,被誉为“儿歌研究的三个标志成果”4。这一理论性突破,推动儿歌研究更加科学、系统,对本次研究的指导意义重大。
(1)周作人:《儿歌之研究》(1914 年)5周作人 1914 年的《儿歌之研究》是我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儿歌的文章。它率先为儿歌正名:“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并提供了儿歌分类的初步模式、论证思路清晰,力证“若淫词佚意,乃为下里讴歌,非童谣本色……儿歌之用,亦无非应儿童身心发达之度,以满足其喜音多语之性而已。”具体论证如下:
第一,儿歌的起源:一是“歌词为儿童所自造”;二是“大人所作,儿童歌之。”
第二,儿歌的分类:分为母歌与儿戏两大类。其中母歌包括:①抚儿使睡之歌;②弄儿之歌,先就儿童本身,指点为歌,渐及于身外之物;③体物之歌,就天然物象,即兴赋情;④人事之歌,虽初为母歌,等到儿童能言,渐亦歌之。儿戏是“儿童自戏自歌之词”,通常是在母亲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学会的。分为游戏、谜语、叙事三种。
第三,儿歌在教育上的价值与建设儿歌的迫切。“古今童谣之佳者,味覃隽永,有若醇诗。欣赏、歌咏儿歌是儿童的天然本能,儿歌符合儿童学语之自然规律,故在幼稚教育上有重要价值……所以略论儿歌之性质,为研究教育者一助也。”6
周作人的《儿歌之研究》确立了儿歌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他对儿歌的分类和价值的探寻,促使研究者深入了解他的儿童文学理论,为本研究吸取宝贵经验。
(2)冯国华:《儿歌的研究》(1923 年)7
在周作人的基础上,冯国华对于儿歌的研究更加系统。他将儿歌置于儿童文学的大背景下,指出其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儿童文学的第一时期,并探究儿歌在教学上的价值,并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此点。与此同时,他分析儿童心理,具体指出儿歌受众儿童的心理特点——想象、好奇、注意、记忆、语言。在此基础上,冯国华从儿歌的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讨论了儿歌的审美特质,借此反论儿歌创作的三大条件,即“于儿童心理有研究,于儿童文学有研究;自己能于婴儿的世界。”最后总结了儿歌选择的具体的方法——让儿童鉴定、儿童化和客观眼光。
(3)褚东郊:《中国儿歌的研究》(1926 年)8
在前者的基础上,褚东郊搜集大量儿歌材料,加以精湛的文学分析。该文章最突出的是“奠定了儿歌分类的基本模式,并且对每类儿歌的价值功能都做了具体的解释。”9
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谈自己的研究动机,也表明了自己对儿歌的观点,即“唱歌是儿童的一种天然需要,人天生趋向于富有韵律感的歌唱,是儿歌所以会发达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论述儿歌的作者,指出儿歌创作作者的不确定性。第三部分作者从对儿歌材料的分析中引申了儿歌的地域性问题,褚东郊肯定儿歌的地域性,也是对儿歌民族性特征的解释。第四、第五部分是对儿歌的分类和说明,作者从实质形式两方面分别对儿歌作了分类:属实质的七类是:催眠止哭的;游戏应用的;练习发音的;知识的(包括数的观念、色彩的观念、草木鸟兽之名、地方熟语);含教训意义的;滑稽的;其他。形式则从“用韵、体裁、句法”三方面作了分类。
本文揭示的儿歌分类的基本模式,对研究者构建儿歌的逻辑结构启发重大,也为研究者在儿歌的选用标准上提供了思路。
2.其他相关研究
有关传统儿歌研究的专著还有且仅有高殿石著《中国历代童谣辑注》(ft东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和雷群明、王龙娣编辑的《中国古代童谣》(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版)。这两本著作都对采录的儿歌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对本研究剖析传统儿歌内容思想和艺术特色帮助极大。
其他关于儿歌的研究,还能在歌谣研究的专著中了解一二。朱自清所著的《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对歌谣的研究既早又成体系。该书虽非朱自清刻意撰写,但他汲取了西方研究方法,从歌谣的起源、发展、分类、结构等方面展开论述,是这一领域的开拓性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