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27 编辑老师:佚名
研究证明,本文建立的消息来源分析方法能够描述所统计的《人民日报》国内新闻消息来源的总体情况。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信息的发布权开始下移到了广大普通网民手中,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新闻事件千千万,记者不可能随时出现在新闻现场。微博,微信朋友圈,自媒体账号等往往成为公众最先发布自己身边新闻事件的平台,多数情况下传统媒体也不得不从其中寻找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加以引用,在这一过程中,普通民众往往成为报道中的新闻消息源。
通过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并非像外界传言中的一样墨守成规,大的时代背景下,其即便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也难以逃离新媒介环境改变的影响。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笔者在进行统计过程中以关键词“微博”搜索其 2011 年之前的报刊,未发现任何相关引用的新闻。而新浪微博在 2009 年就开始内测,拥有首批用户。出现这一原因是由于直到 2012 年,微博用户注册数量才达到了井喷式的 2 亿次,成为新媒介环境下媒体结构的重要组成力量,《人民日报》想要发挥好舆论引导能力,网民这一群体不容忽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阶层和利益不断多元化,消息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媒介环境变化,如传播渠道日益增多,新媒体形式纷繁多样,受众接受习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新闻消息来源越来越多样化。但是政府和新闻媒体本身仍然在新闻报道中影响巨大。党政机关作为消息来源占所有消息来源中的最大比例,直接影响着新闻议程和构建媒体真实,并且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真实的认知。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话语权,具有议题设置,推动舆论发展,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等多项功能。从新闻生产的基础——新闻消息来源上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最具代表性。新媒介环境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确立的传统新闻框架,同时也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偏向性,最终,这一切都呈现在新闻消息来源的变化上。拨开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对媒体生产的内容进行统计分类,用真实数据说话,才能够更加准确证实猜测。
从表一可以看出六年来各类新闻消息来源所占比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党政机关的消息来源比例呈总体下降趋势,从 2011 年最高时的百分之四十四到 2016 年仅占百分之三十八。互联网新闻消息来源从 2011 年 1.7%达到了 2014 年最高时的 6.5%,这与 2012 年之后,《人民日报》推出的“人民微博”、“微议录”和“微关注”三个专栏有关,专栏主要对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和网友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话题进行评论和回复。随着微博的兴起,《人民日报》在选择新闻消息来源时会直接引用普通网友的微博原文,这也是《人民日报》对互联网消息作为新闻消息来源的正式承认和重视。例如在某专栏中直接引用网友的言论:
金石:不监督,你们不相信,说“不透明”、“有贪腐”。有了监督,又说“ 多余”,
对监督人不信任,到底应该怎样?请大家设身处地想想。
红叶漫山:对红会的不足或错误,我们可以批评。但广大红会作者努力工作,我们也有目共睹。我相信红会不是某些人所攻击的那样。我信任红会,我相信红会。8
表二折线图显示,普通民众作为消息来源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相对应的专家学者作为新闻消息来源所占比例总体上逐年下降。作为媒介话语权中的弱势群体,普通民众所占比例总体提高,《人民日报》给予了更为充分的话语权,报道的偏向性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
从表三统计的数据来看,政治军事类新闻所占比例遥遥领先,六年平均数据接近新闻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与《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喉舌,国家政策的重要发布平台以及权威的舆论引导者的性质和地位是相符合的。位居其次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当前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民生百态是改革成果的最直接反馈。环境保护类新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觉醒和日益关注六年是重要原因。总体上来看,六年来《人民日报》在不同新闻类型的比例设置上未发生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新闻消息来源的尤其是互联网新闻消息来源的逐年改变更加说明新媒介环境对新闻消息来源的变化存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