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1 编辑老师:佚名
许多人曾说过;法学、神学与医学,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三大学科[ 就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某一年的宪法学课堂上就对这个话题做出过讨论,其题目就是为什么说神学、医学和法学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古老的三大学科。],这种说法,几乎是公认的“真理”,不过也有人提出过质疑,我们也属于质疑者之列。
如果我们把人类看做是一个系统[ 在自然科学里,把研究的特定对象称为系统,称系统以外且对系统有着紧密联系的其他物质统称为环境。我们在文章当中就按照这种定义进行。],那么这个系统的运动[ 我们在文章中提到的运动,一律是广义上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由于它具有敞开的特性,自然就是它内部各要素运动以及它与外界联系的综合,于内部,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以此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一套为己之学,儒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于外,就是人与生活环境的相互影响,以此为题材,就有了“格物”、“观测”之学,天文学、医学就是当中的代表。
一种研究领域,要上升到“学”这一层面,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理论体系或者说理论系统,并且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念。目前的神学、医学和法学这三类学科,无论哪一种,都具有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这些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及其漫长的历史进展。
细品中国五千年前的红山文明,我们发现,先民们对“神”这一形象,有了相对“完备”的见解。从先民们的祭祀活动遗址、遗留的器皿等类型文明遗物中,深刻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埃及、巴比伦等外国,也有对“神”的认识,并在他们的文化遗址中得以体现。所谓的神学,无非就是一种强调信仰的理论体系,因此我们从侧面能够感受到,在那时候,神学这个学科就已经形成。在那个所谓的神主宰的历史阶段,已有部落的形成。部落的相互吞并、弱肉强食的惨剧比比皆是。不过有趣的是,在那个时候的人们看来;部落的英雄人物或者是首领总是由神指派的;一个部落要吞并另外的部落,也是会先请示神灵,或者依据所谓的神的指示来进行讨伐该部落;不过,部落的人们对神灵的心服程度远远超过部落首领,每隔一段时间部落里面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借此来祈求神灵的庇护。这样的一系列社会习性和意识形态,几乎占据了整个社会的行为和思想潮流,这样的一类以神来主导的形式社会,我们就称之为神治社会。这种社会的“意识骨架”就是神学。
神治统治持续了数千年,不过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积极思索,导致了医理的萌发和闲人的不断出现,加之神学理论的不科学性导致人们应疾病时求神但却无效甚至还失去生命而困扰,同时部落的发展也是有些原地踏步,进而就有些人开始怀疑神治,转而走向了相信闲人,相信医理的道路,从而人治的思想以及医疗救人的思想就开始形成了。广泛不佳论证的说;医学大概成型于公元前的两百年左右,法学若以西方亚里士多德为始祖,那它成型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三百年。而前面我们说到的为己之学,那最早成型于什么时候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是比法学、医学还要古老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比亚里士多德那个年代前一百多年的孔子时代的儒家学说,孔夫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同时提出了与人交往的一系列伦理道德体系。并且,儒家还主张治国要以德为先,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闲人政治。当然,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论述过这种“仁人”之治。综合来看,他们两家所主张的这种治国策略就是让道德高尚、领导卓越的人来治理国家,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治。
与儒家的为己之学同时代的,还有军事学和天文学,甚至还有其他学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军事学的国家,(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其军事学的形成。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萌发并形成天文学的国家[ 原则上说;天文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所有物体运动变化规律和该类物体内部之间、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影响的科学。它对测量有着极度的依赖,是一个及其庞大的学科,目前已经从中分离出了空间科学,该科学探讨的是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以内(包括太阳)的事物,其余部分就划归为天文学领域。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先民对宇宙的定义与爱因斯坦不谋而合,屈原的(天问)有三十多个天文学方面的问题,意在启发后人思考,由此他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有的他也回答不了。到了汉朝张衡的时代,浑天仪被他发明,同时关于天与地的关系,当时就已经形成了“盖天说”、“浑天说”和“轩夜说”这三种说法,进而我们认为,中华古典天文学就在那个时段形成,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在(墨经)[ (墨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科学著作,里面包含了天文学、物理学的许多知识,书中关于力的定义,以及里面的许多观点,被今天物理学、天文学等许多科学采纳。]、(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都有天文学方面的论述,并以此为基础,以实践观测为导向,中华古典天文学的理论体系自然的在中国形成了,并且以此为根据,中华民族发明了24节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大大彰显了中国智慧。所以,我们据此就可以否定那个“最早的三大学科”的命题。
在东方,虽有韩非子这些法家学派的风云人物,但很遗憾,法学学科并没有在东方产生。法学这门学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过,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治,与现今的法治就有所不同了。“法治”这个词,大概是文艺复兴时期才正式被学术界采纳。法治和前面所说的人治、神治一样,都属于一种制度模式,但法治与之前的不同,在法治的“世界”里,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必须遵遵守法律,国王也不例外,从这里可以看到,法治无疑是比人治要先进的。英国的光荣革命和美国的独立建国,标志着法治的开始,从那以后,先后有许多国家初步进入了法治。
神治—人治—法治,大概可以算是人类历史的走向,不过仔细回味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人治这一制度,确实存在过,但是存在的时间不长,同时也不具有连续性。因为在那段历史时期,领导者领导才能达到人治标准的,确实罕见。居然没有那样的领导,自然无所谓人治。不过,贤能的领导也算是存在过,但之后往往会伴随着愚蠢的、血腥残酷的统治,这就暴露了人治的弊端。进而,能取而代之的就是更先进的法治。西方国家在法治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的欧美国家,法治社会已经占据了主流。当今的中国,也在不断向法治社会推进,并且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总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按神治、人治和法治的顺序发展的,不过,人治水中中也有部分是神治,而目前的社会,法治中也有部分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