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2 编辑老师:佚名
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汇率弹性增大,增大对市场供需的反映。根据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影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重要因素应为中美利差、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本文6个内生变量的估计模型,并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三个步骤中,分别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长期的影响、短期的影响和贡献度。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中美利差、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外汇储备与人民币远期汇率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表现出负相关,而其它因素的影响方式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1.1研究背景
在2008年美国因次级贷款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采取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因此与美元同步贬值。我国也保持了长达2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并且稳定在了6.800。而在2010年6月19日,我国决定继续2005年的汇率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重新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汇率的调节,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开展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宣布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开始不断的升值,从2010年6月的6.800,到2013年4月份的6.200。然后2013年6月到2015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维持在6.150的水平上,其后美元开始升值。
而我国远期外汇市场萌芽于1997年4月份,开始由中国银行作为试点进行远期外汇
的结售,并在2003年4月,我国四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展
开远期结售汇业务,在2005年2月我国有陆续允许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参与远期外汇结售的业务办理。我国最初的远期外汇结售采用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和收付实现制,即远期的结售汇头寸不能再即期市场中平盘,使得有套补的利率平价在我国无法实现。在亚洲经济危机后,在离岸金融市场上首次出现NDF,在国尚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成为境外投资者唯一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和进行投资的方式,而境内投资者是不允许加入买卖的。继2005年7月21日我过进行汇率改革后,在同年8月15日我国正是建立银行间的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并继续遵循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和收付实现制。但这样的形式使得投机机构可以通过刚成立不久的DF市场和活跃的NDF市场因套利受阻而产生远期汇率的差额,以及法律、监管的不到位,以他们的海外分支机构来套取收益。故在2006年6月份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以权责发生制替代了收付实现制,即银行的远期汇率头寸可以通过即期市场平盘,并加强对NDF市场的监管,有效地防止套汇的发生。并且,同年中央银行在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中认为DF市场已掌握了人民币远期定价的主导权,并与NDF市场一期发挥远期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1时至今日,虽然国内
DF市场已得到很大发展,但在交易量上仍然是NDF占主导优势。
1.2研究意义
当前外资通过FDI等方式投资于中国,对我国外汇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用固定汇率,我国货币价值难以在汇率市场得到有效的反应。但近年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由于多年在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顺差,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我国汇率在2010年到2016年的持续上升。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将人民币推向世界,但这样的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使得人民币汇率开始对世界经济的变化更加敏感,远期外汇市场作为为国际贸易提供套期保值等功能的市场,也急需探究其影响因素。2
远期外汇市场不仅可以为套期保值者获得远期汇率的走势从而规避风险,还可以帮助投资者获汇率差额收益,并更好的了解市场对汇率的预期。政府也可以利用远期汇率市场提供的数据,了解到现行人民币外汇的相关走势是否达成其政策目标所希望的变化走势,以此来判断政策的有效性并制定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提升对即期汇率的价格发现能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1.3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的意义。
本文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研究和人民币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关系研究的现状。
本文第三章研究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本文第四章利用整理的数据和Eviews软件建立VAR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本文第五章根据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多种因素,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