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14 编辑老师:佚名
1.创设情境有利于问题的提出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每一次的创新和突破都离不开新问题地不断提出,只有不断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科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美好和谐。 课程标准中规定要让学生“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1]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将问题提出和解决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正所谓“好的数学问题情境犹如肥沃的土壤,为数学问题的提出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将数学问题的提出植根于数学问题情境的的沃土之中,使得提出的数学问题更具价值、更开放新颖。”[2]因此,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对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而好的数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图表题都会引起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表 1 是李大叔家的收入情况,观察图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表 1. 李大叔家收入情况
种类 粮食 蔬菜 水果 工资
收入 1.5 万元 0.8 万元 1 万元 3.4 万元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如粮食和蔬菜的总收入是多少?或粮食收入是水果收入的多少倍?等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创设情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创设情境除了有助于问题的提出以外,创设情境对于解决问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强调: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 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1]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比较少,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我们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下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中。比如在讲《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时,老师往往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模拟商场购物活动。让组内的同学轮流扮演文具店的售货员,其他成员手持 10 元钱进行购物,通过这样的情境扮演,可以使学生们充分了解人民币的用途,且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很多。在进行某些概念讲授时,也往往会利用创设生活情境来解决一些课堂问题。
在讲授“平均分”的时候,我拿出 10 只粉笔准备发给两个同学,甲同学先拿 9 只,则乙同学只剩下 1 只,这时候就有学生说这样分不公平,甲比乙多好多。然后我从甲同学那里拿走一只给乙同学,但学生此时还是觉得不公平,因为甲仍旧比乙多。后来我重复操作,知道甲和乙两人都是 5 只粉笔时,学生们才觉得公平,因为此时甲乙两人一样多。这时候当学生明白了甲乙一样多的时候我再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就简单容易的多了。由此看来,合理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课堂教学也起到了很好地协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