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26 编辑老师:佚名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形成的认识和看法,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对事物采取相应的决策。家长教育观念则是家长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活动中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及主观要求。由于家庭结构的主要构成是父母和子女,所以家长教育观念有时也称父母教育观念。关于家长教育观念有许多种不同的定义,俞国良和辛涛的相关论文中认为: “家长教育观念是家长在对儿童及其发展的相关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有关儿童教养方面的一系列理念,其中包括教子观,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等内容。”[1]这些观念直接影响着家长教育目的的认识、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并进而影响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以往会对子女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小城镇的建设,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已然成为小城镇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探索、研究小城镇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小城镇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是在一个转型时刻。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必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来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小城镇小学生家长普遍由于受地域、文化程度、传统观念的限制,致使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小城镇家庭教育的种种缺陷,很多是由于小城镇家长家庭教育不正确、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造成的。当前小城镇家长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笔者试作以下分析:
(一) 家长对自身教育角色的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小城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的科学性认识并不全面。他们普遍的做法就是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就当撒手掌柜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学校与老师。他们认为学校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作为一个专业的教育机构,有能力和义务对于自己的孩子实施良好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新型社会人才。面对孩子出现的阶段性教育失败,在成长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不反省自己的责任,只知道归咎于老师教育方式不当和学校管理出现漏洞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老师是干什么的,我孩子出现问题就是老师教育方式不当”,“我孩子很乖的,在学校打人绝对不可能”等等,却不知道孩子、老师与自己是紧密相连的,实际上是一种俩人三脚竞走的关系,需要相互配合,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我们奔向终点。一些家长不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忽视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其认识就是:学校与老师对孩子教育好坏起主要承担者和责任人的作用。殊不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年龄阶段,家长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随着阶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平时花费的精力和投入的时间微乎其微,却要求收获与自己付出成反比例的回报和教育成果,更不愿意承认孩子的教育和自己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那些对教育感兴趣,喜欢和老师沟通教育理念的家长的孩子们往往更加聪明。可见,作为家长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不能忽视自己对孩子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家长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与定位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和高度,因而只有解决好父母角色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好小城镇教育问题。
(二)多样性教育观念的缺失
现今社会竞争与协作共存,更加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现行教育的问题是,很多人度过一生也没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是什么。这是我们小城镇小学生家长也是中国大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缺乏多样性造成的。关注自我成长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多样性,就是你有什么有价值和与众不同的经历,可以分享给别人的。孩子的个性是具有差异性的,从小学的时候我们父母就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着重在发现式教育。所以家长要有所侧重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对于这些性格差异、天赋不同的孩子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和期待。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开发自己的潜能,使每个孩子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家庭只有长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孩子才会有开阔的视野和眼界。教育方式也应呈现多样性如赏识教育,惩罚教育,挫折教育,根据子女的情况因材施教。
(三) 重视知识学习 忽视品德教育
许多小城镇小学生家长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始终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品德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教育理念。其实,这两者对于教育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大环境,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家长过度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便成为了次要。他们普遍迫于教育体制的压力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知识学习才是首要和唯一的任务。在孩子每次考完试后都会询问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用成绩来刺激孩子。对于家长各方面的施压,孩子们不得不用付出身体的代价来换取成绩的提高,稍有懈怠,就引来父母的厉声斥责。这让本来缤纷多彩的童年生活笼罩在一幕厚厚的阴影下,并成为日后学生“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的始作俑者。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品德教育也是重之至重,对孩子的教育,应以德为先。品德教育包括:爱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等。我是在一所镇里的学校实习的,在我实习的时候就发现班级里个别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却不尽人如意,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他们缺乏劳动意识。在一次放学后,我看管值日生打扫卫生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答案,寻找到了问题的苗头。当时实习生的我在角落里没有被家长发现,只见学生家长径直地走到教室就向学生喊道:“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家。打扫卫生不要这么认真,走走形式就行了,不仅把自己的衣服弄脏了,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半个小时都可以记多少成语多少单词,赶紧收拾收拾书包准备回家。”说着一把抢过孩子手中的拖把,匆匆忙忙替孩子把教室后面的卫生打扫好就拉着孩子的手走了,和谁都没有打一句招呼。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不禁默默地感叹道:原来一切的根源都是你们这些家长在作祟。家长教育孩子平时对学校里的值日卫生打扫任务不要过于认真,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冷漠,不关心集体,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一定是有害的。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也是良好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好的品德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是受益的。而如今我们小城镇的大部分小学生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不是德智综合发展,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对于孩子学业成绩的期望值过高,却忽视了品德方面的养成教育。一些学生空有满腹经纶,却不知道做人起码的道理。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逼”“压”孩子学习,家长对于家里的家务事全权包办,让孩子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学习。这些小城镇家长们没有把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当作自己教育子女的首要任务,使得他们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这种家长不注重品德教育的背景下,走向了违法犯罪道路,盗窃、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不文明现象在小学生中时有发生,这与家长平时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品德教育的观念有直接关系。
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规范模糊和普遍价值观弱化让孩子形成了消极的价值观,这是一个严峻且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得到我们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单单应是要求孩子的智力发展略胜一筹,更应该是不让孩子输在品德教育的起跑线上。家庭德育的内容应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四)人格平等观念欠缺
时至今日,许多小城镇小学生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指导,且过度看重自己地位的权威性,认为子女对于自己必须是言听计从的,一旦出现了子女否决自己的现象,便用暴力使得他们不得不屈服自己,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一味的用打骂这种方式宣扬自己地位的权威性。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私人的教育,只要自己不触犯法律,关起门来怎么教育子女都行。这种方式只能使家长与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助长孩子的暴力倾向。新闻媒体报道的许多有关的人伦悲剧,其根源就是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在作怪。家长要多和子女沟通,用心去和孩子们交流,而不是一直保持着自己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家长应主动和他们沟通交流,询问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见闻,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如果父母平时比较繁忙,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在沟通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自己不应该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而应该充当一个聆听者和建议者的身份。孩子把自己的困扰告诉你,希望得到的不是指责和怒骂,而是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建议。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家长应多说些鼓励的话,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子和别人家孩子比的长处较,长期以往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如果孩子不愿意和你分享和倾诉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和不如意,最大的可能就是在以往的经历中,当孩子用心和你坦诚相见沟通时,没有得到自己期待中的安慰,使得他们的内心更加受伤。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平等、发展的个体,孩子并不是“私有化”的产物,所以在日常交往中,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注重他们的个性,亲子关系才能朝着和谐、融洽的氛围发展。应收放有度,娱教结合,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利和合理要求。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还要求家长必须具备较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特别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自信和勇气、理智和宽容、等心理素质。其次,家庭教育一定要按照法律规章进行。未成年是一个弱势群体,《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文献都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以了保护,家长应该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不能知法犯法。在家庭教育中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他们采取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人格的行为。家庭中要避免侵犯儿童权益的行为的发生,如:家庭暴力、精神虐待、侵犯隐私、压制意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