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27 编辑老师:佚名
“社会惰化”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西方国家早在19世纪就已有贡献,20世纪初便开始了对谣言系统的研究,而中国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的进行,中国社会进入了转折期的深水区,种种矛盾的显现,也加速了“社会惰化”的蔓延。进入21世纪后,网络发展更是一路高歌,随着“非典”而来的网络谣言使得中国的学者开始注重对网络谣言的研究。现如今,网络谣言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这两者的克服、治理对策,也有了较好的阐明。
1.注意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既然从众心理导致了“社会惰化”效应的扩张与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并且在群体活动中,群体动力现象不可避免,那么,选择一个好的跟从的榜样不可或缺。对于网络而言,网络大V便是意见领袖,发挥他们的作用对治理网络谣言会有很大的帮助。之前的较多的网络大V被捕事件表明,意见领袖对于舆论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们拥有大量的忠实的跟从者,他们大多是社会的精英,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拥有左右舆论、探知事实真相的手段与渠道。这样的存在,对于传播真实信息,打击网络谣言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
2.明确传播网络谣言的惩罚
2013年9月9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谣言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 日起施行。
网络立法,无疑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根本之道。古语有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有法可依,这样就能减轻责任扩散的效应。让网络用户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了解正确使用网络的基础条件,有利于肃清网络环境行为的进行。强化、完善网络制度管理,建立严格有效地网络传播问责机制,并且,对违反规定的不恰当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3.规范网络技术的使用
明确网络传播行为的技术规范,也可以从侧面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变,对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要看到它的两面性。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信息与资源共享,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虚假信息和诸多谣言。我们应当始终坚信:技术是为人们服务的。技术的发展是为了便捷、服务并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但是,对于“为技术论”要有所警惕,因为技术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谣言传播。
4.重新树立权威的存在
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的辟谣行为不是不存在,但是却往往被公众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充斥于网络上的关于各路专家的调侃使得这些权威的存在已然成为一种笑话。政府与社会的公信力遭遇危机,这也让许多谣言坐收渔翁之利。现如今的网络谣言不单单是简单的图文、视频,更有类似“权威发布”或“专家评论”等虚假高端的存在。谣言的内容充斥着各种表面上看似科学性十足的报告、研究,这对于不了解相关科学真相的网络用户而言,无疑是一个陷阱。有时候,相关的专家对于辟谣的工作,不能说不上心,但是未考虑到大众的接受能力,太多的看不懂、不了解的专业术语使得辟谣工作进行的效果甚微。因而,重新树立权威的存在迫在眉睫。
首先,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在谣言产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辟谣,时间拖延的越久,越不利于辟谣的开展。这不仅是避免网络谣言恶劣影响的必要做法,也是政府态度的表达。大众需要的不仅是行动,也是态度。在政府等权威部门辟谣的时间上,如果只是任由谣言的流传而不管,极有可能发生“沉默的螺旋”现象,这样就会给谣言坐实的机会。其次,对于谣传的信息,权威的解释有必要做到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要具有通俗性。辟谣工作面向的群体是广泛的,而这些人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也是有区别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的需求,在严谨的同时也要注重通俗,考虑到大众的心理接受底线。
5.拓展、强化网络用户的知识面
网络谣言的传播,还与网民的辨别能力不强有关。如果没有庞大的网络用户的参与,海量的信息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这些谣言淹没。但是我们要看到,在这谣言传播背后的推手们,他们利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使得这些谣言不断地出现在用户的视线里,加上故做噱头的标题与吸人眼球的图片,总会得到用户的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得网络用户形成一种习惯性动作,对这种类型的信息会更加的关注。
针对这样的现象,WWW.eEelW.cOm有必要加强网络用户对信息的识别能力。而在网络用户中,大学生所占有的比例是很高的,可以说是主力军与生力军。那么对于大学生等网络群体的网络谣言识别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除了网站自身对信息的筛选之外,用户也应当明白在海量信息中筛选、辨别信息的来源与可靠性,不轻易相信“重要信息”的真实性,怀着审视的眼光浏览信息。
另外,要努力形成“思想交流市场”[陈东冬.网络谣言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谣言止于智者,这是一句实话。但是,智者是能够参透事件本身而看到其发展的始末的,而我们的网络用户则不能。大家都是得到了一段碎片化的信息,对信息的始末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断章取义,实在是容易出现被人利用的现象。因而,如果大家能够在网上进行思想交流,犹如超市的商品一般,将所有的信息都摆在大众的前面,实现信息的自由沟通,这样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全面或尽可能多的了解事实的真相,就大大降低了谣言对一般用户的欺骗性,进而阻断谣言得以流传扩散的必要程序。
6.实现网络实名制,给自由划定界限
网络在最初是以“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发声”这样的理念而存在的,它提供了自由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权利且有能力表达自己的心声。现在,由于它的匿名性,已然带来了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利影响,那么就有必要纠正这一错误,实行网络实名制,完善网络舆论的存在机制和追究机制。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个面一样,“网络实名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实名制的实施会给人以错觉,即即便是在网络中,也限制了网络言论的自由,这样就等同于变相地进行言论约束,实现舆论的一律;另一方面,实名制意味着个人信息的公开,这样便无法实现用户隐私的保护,可以说是对网民变相的信息监督。所以,进行网络实名制,需要一些技巧上的设计。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上记录用户的真实信息,例如微博这样的软件,只需填写姓名、年龄、住址等信息,而且不会公开,网上用户依旧可以使用代号、化名发表自己的言论,这样既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也不会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对用户的真实信息进行有限实名制之后,依旧要倡导网络管理的民主。只有在民主的环境中,才能遏制网民的不满和暴戾。充分尊重网民不愿被他人所窥探的隐私与喜好,给予网民应有的言论表达自由的权利,对于网民有权得知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公开,大众未知、欲知、应知的权利得到保护,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因为信息的缺乏而形成的网民对谣言的未知,从而盲目转发、相信与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