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17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跨国的婚姻也越来越多。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看待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跨文化婚姻中,夫妻相处时因为文化的差异经常发生摩擦与碰撞。电影《喜福会》是一部描写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电影,电影中母女两代东方女性对于婚姻的价值观的描写,更是丝丝入扣,本文就婚姻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国内对《喜福会》的研究主要从文本分析的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分析母女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及融合角度解读《喜福会》,如2012年王维蓉在《西北师大学报》发表的“《喜福会》的母女冲突与融合——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视角”,文章指出“小说以生活中最平凡的母女关系为切人点,通过母女之间从误解、冲突、隔阂到沟通、理解、融合的描写,艺术地展现了中美两种异质文化不断碰撞、冲突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传达了中美文化最终走向和谐融合的信念”。二是从跨文化视角透视《喜福会》中,如1998年刘晓红在《思想战线》中发表的“隔膜•冲突•融合——《喜福会的跨文化审视》,文章指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小说中因血缘和姻缘而联系在一起的不同文化背景人物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中的真切感受。正是这些人物独特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体验编织了这个悲喜交融,催人泪下的故事,而在谭恩美真诚深刻大胆的笔触下审视和思考的,实质是跨文化研究不断探讨并力图解决的严肃的文化问题。”三是从女性主义解读《喜福会》,李思远在2013年《作家杂志》发表的“浅析《喜福会》中的女性主义”,作者认为“小说《喜福会》主要是围绕8个女人的故事展开的,小说中的男性则处于次要地位……同时,喜福会虽是四个家庭的聚会,但男性们几乎处于失声的状态。而在小说中8个女主人公(除了由其女儿晶妹代为讲述故事的吴夙愿之外) 依次娓娓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些都是伍尔夫所期望的。此外,作家谭恩美作为一名女性,在这些故事中,着重从一个女性的视角探索女性之间的关系、女性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她们在意识上的觉醒”。
国外学者也对《喜福会》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喜福会》出版后不久, 许多赞誉有加的评论开始出现在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上:如John Scow在Time发表的Tiger Ladies中探讨了麻将、风水之类的中国文化在《喜福会》中的作用; 再如Rhoda Koenig在New York Magazine的Heirloom China说“该小说生动却不够深入,但人们不禁陶醉于谭的犀利观察和母题混合”。与此同时,如Frank chin等男性华裔作家却表示《喜福会》这部小说的作者是为了迎合西方社会的白人,而故意将中国的贫穷、落后、愚昧一一描绘出来,加大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来吸引读者。
由于电影《喜福会》反映不同文化的冲突,因此对它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研究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有些文本研究母女之间的冲突,有些研究女权主义和家庭教育等。作者将研究电影《喜福会》,对电影反映的4对母女的婚姻差异进行分析与探讨。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从婚姻角度切入,通过对电影反映的中美婚姻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这有利于增加对不同文化体系差异的了解,也有利于增进跨国婚姻中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从而对读者的婚姻有一定的启示,希望人们的婚姻更加和谐、美满。
课题研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