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25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艾米莉•勃朗特被称为“我们现代文学的斯芬克斯”。她唯一创作的小说《呼啸山庄》更被视作文学之谜,有着令人着迷的艺术魅力,到现在被公认为是最杰出的英国小说之一,吸引着本土和异域的研究者不断对其进行解探。
对《呼啸山庄》的译介首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而我国对于艾米莉及其小说的系统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涌现了众多的学术专著和期刊学位论文。其中居功甚伟的当属方平先生。他不但翻译了这部作品,而且在译本序言里充分肯定了该作品的文学地位,指出:小说“的确是一部天才之作,足以和莎士比亚的伟大的戏剧前后辉映。”作者认为“这部杰作”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复杂的艺术结构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并从故事的叙事方式和第二代情人“爱”与“恨”的暧昧转换展开了具体论述,分析了小说中爱情的两种模式。此后方平又发表了五篇论文,分别从《呼啸山庄》的主题、结构、叙述方式、人物形象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后来的相关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论及《呼啸山庄》艺术风格及审美特征的论文中,关于该小说与哥特式传统的研究、哥特风格的体现成为学者探索的新热点。邓颖玲《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2005年)认为,艾米莉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拓宽了哥特小说的广度与深度;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2002年)认为小说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小说的范式,触及了人性深处的非理性层面,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还有数十篇期刊论文同样作了相关讨论,但就角度和深度上没有超出上述两篇文章。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对于《呼啸山庄》的研究则比较全面、深入,在接受及评价心态上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从问世时的贬抑到现在的追捧,《呼啸山庄》引发了西方文学界一波又一波的阐释浪潮。《呼啸山庄》早期受到的多是因其离经叛道的所引发的负面评价甚至猛烈抨击。最严苛的道德批评来自于美国,一些批评家甚至警告读者勿读《呼啸山庄》,E.维坡(E.Whipper)在《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1950)撰文表明小说是在“绝望地企图破坏健康的清教徒后代”。
某些评论则显示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责难《呼啸山庄》那怪异极端的人物、臃肿杂乱的结构和阴郁森然的氛围,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其极具创新性。戴维•塞西尔在《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中阐述了小说在文字风格、结构和故事的叙述方面独特的艺术魅力,认为是艾米莉所处的环境,造就了她超群的想象力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看法,他更倾向于作者是位无师自通的天才,而非善于借鉴传统的巧匠;阿诺德•凯特尔的《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一文认为小说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现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和精神的压迫、紧张和冲突。是维多利亚时代和作者本人生活的写照,肯定了希斯克里夫恶魔行径和非人性背后所体现的反抗压迫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目的:
《呼啸山庄》从问世时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追捧,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的深入使其艺术价值得以彰显,地位得到提升,引起关注外,另一方面,是它符合当代读者的接受心态和阅读趣味。这个时代给予想象力最大的发挥空间,对未知的时空与领域做出无限探索。艾米莉的《呼啸山庄》继承了哥特小说传统,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哥特世界,但它在艺术魅力上又大大超越了一般以制造恐怖为主、肤浅造作的哥特小说。本论文就《呼啸山庄》与哥特小说传统的联系展开论述,发掘经典文本中体现的哥特元素,以及探讨作者如何巧借传统、匠心独运,使其产生跨越时代的经久魅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文将立足英国文学中的哥特小说传统,结合几部奠定此传统的经典哥特小说文本,研究《呼啸山庄》在人物形象塑造、环境刻画、主题情节等方面对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与深化,探寻作者与哥特小说传统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