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29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本文所说的英汉翻译时汉语的善性,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翻译美学,是译者在翻译英文时不自觉地对译文进行修饰与美化,以达到雅的效果,而这种翻译的特质与中国自古“善”的文化以及性格所息息相关的,所以称之为善性翻译。比如金砖四国“BRICs”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百度百科)。而原本从本意上讲,bric(k)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词,叫砖头,而译者在翻译时加了“金”作为修饰,于是就包含了向上、富有希望的意思,这体现了汉语翻译的善性,至情至美至雅。 关于翻译向善性的研究并不是最近才出现,早些年,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适当的拔高、美化与修饰,提出了许多翻译时注意的原则与标准。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前,翻译理论注重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科学性的问题,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研究者逐渐用描述性方法来研究翻译理论,并深化了对翻译研究的认识。翻译美学这一理论正是以描述性翻译研究为背景在中国译界开始酝酿的。 在中国翻译史上,美学问题一直是一个中心论题。从古代佛经翻译的文与质、美言与信言之辨, 到近代严复的信达雅, 曾虚白的神韵说和陈西滢的三似说, 再到现代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 中国传统的翻译美学理论具有自己独具的特征:1)济世性:中国翻译美学崇尚“修辞立诚”、“文质调和”、“雅求诸士”,强调翻译变革社会、服务大众的功能。2)哲学融通性:在表述上,受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暗示,“注重直觉”、“字约义丰”的影响,传统翻译美学显现出概括性、模糊性甚至神秘性,表述命题时不注重概念的分化,依赖于接受者的体悟:在内容上,受儒释道主流思想影响,注重译者的道德和情操修养,提倡中和、庸常,讲究顿悟、追求化境。3)艺术融通性:传统翻译美学的思维和话语方式,比如“神韵”、“神似”、“虚实”、“风骨”、“气韵”、“意境”等,大多是从绘画理论中借鉴过来,另有一部分则是从古典文论中借鉴过来。4)科学端倪性:近代翻译论家在著述中已经出现了当代语言学(如马建忠的善译)、接受美学(如曾虚白的神韵“感应说”)、社会符号学(如陈西滢的意似中心说)、文体学(如林语堂的声音、意义、传神、文气文体之美)等学科翻译理论的端倪,由于当时的背景学科尚未分化出来,他们的论述显得微言大义,有待阐释。 1992年由奚永吉所著《翻译美学比较研究》(也就是2000年其所著的Comparative Aesthetic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的底本),是翻译美学的萌芽。前苏联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切奇拉泽认为,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艺创作,它如同原著的创作一样要遵守艺术的一般规律(转自杜建惠,1998:5)。在遵守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奚永吉肯定了原语和目的语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并通过大量的比较文学范例从语言、文体、艺术性几个方面剖析了英语文学 文本和汉语文学文本的美学因素如何影响译者选择的问题,既有中国古典名著的译作比较,也有英文经典名篇的名译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向善性特质的影响,追求翻译的美学效果,译者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多种手法来达到“美化”的目的,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课题研究目的:
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译者会不自觉地对译文进行修饰与美化,以达到雅的效果,此即为汉语的向善性。本文着重探讨汉语的向善性在体育术语翻译中的体现——突出汉语的简洁美观,赞扬汉字的凝练以及汉语所独有的艺术气息,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貌”,发现汉语的妙处,进而激发国人学习汉语的自豪感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