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30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均受到了严重戕害的农民阿Q的典型。 “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近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形象来,具有深刻的警醒作用,这也是阿Q形象的重要的典型意义之一。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穿越时空而魅力不朽,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弱点的暴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省视的一片明镜。直到今天,其影响也是极为深远。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从不同的角度对《阿Q正传》的翻译做了研究。主要从文化视角,语言学视角来研究《阿Q正传》的翻译,运用理论作为指导的《阿Q正传》翻译也有很多。比如运用目的论对《阿Q正传》翻译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拓宽了《阿Q正传》翻译研究的视角,为对《阿Q正传》的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从而使得阿Q精神胜利法在中国广为流传。鲁迅先生的文风独特,翻译尤为不易。《阿Q正传》于1921年出版后被多次译为外国语言介绍给海外读者。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1956)认为,在文本特色上主张要立足于“信”,即忠实于原作所蕴含的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主张在读者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尽可能进行直译,以便忠实的传达原文的形象与特色。在形式上,最大限度的接近原文,要做到形似;在词的意蕴上,要准确的表达出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出原作的神韵和意境。
威廉莱尔(1999)认为,要将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译得让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有必要时需要用完整的话来表达一个词的意思,可采用脚注的方法加深读者的理解。注重词的选择,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能清晰了解到词语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阿Q正传》的翻译进行了很多研究,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以《阿Q正传》为例,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角度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进行研究,希望对译者翻译鲁迅先生作品有所启发。
课题研究目的:
鲁迅是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世界各国对鲁迅的关注越来越多。《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本文将从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体四个方面,通过对译文中大量的例子进行分析,希望对译者翻译鲁迅先生的作品有所启发。帮助译者摆脱对鲁迅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所带来的迷惑,能对增强译者的功能意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