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30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诗通过悠远的意境,传神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来彰显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唐代诗词极为出众,李白、杜甫等诗词大家的作品流传至今。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座璀璨的艺术宝库,有着丰富的艺术和研究价值。现如今,不少唐诗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诗歌翻译中最耐人寻味的是诗歌意象的翻译。简言之,“意象”就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融合。庞德(Ezra Pound)在《意象派戒条》中给“意象”下了定义:“理智和感情在瞬间的结合”(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也正是意象具有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体的结合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古诗词翻译成为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和要点。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来,几乎没有出现系统的中国古诗英译理论的研究。如果从1871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ague)的《诗经》英译本问市以来,中国古诗词英译已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译事难,译诗则更难。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曾经说过,“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的东西”(poem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而意象是古诗的精华,要想表达出意象的具体含义和所蕴含的情感,这无疑是给译者设下了难题。但得益于国内外学者对诗歌翻译做出的贡献,中国古诗词的美早已被西方读者所熟知。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曾将很多的中国古典诗作译成英文,并将我国的意象理论介绍到西方。在庞德看来,在对诗歌进行翻译时,不能聚焦在诗歌的语义和观念上,而应通过诗作者创造的意象洞察其内。为了尽量避免诗歌中意象失落或者歪曲问题,国内学者谢天振教授在《译介学》中提出,传达文化意象方法有很多,但是有两条原则必须重视:一是译者的职责,即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文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而是应尽最大可能将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二是对读者的信任,即译者应该相信读者随着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日益增多,今日的读者有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翻译大家许渊冲在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许教授先后在专著《翻译的艺术》和《译诗英韵探胜》中提出了诗歌翻译标准的“三美”原则,即“音美,形美和意美”,以及翻译策略的“三化”原则,即“浅化,等化和深化”,这是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重要原则。翻译家翁显良,著有《古诗英译》,《意态由来画不成》等翻译著作,他认为译诗的关键在于“再现意象”和“改创声律”。
对中国古诗词的鉴赏和批判当然离不开对“意象”的阐释,因为诗歌在表面上是词汇和句法的结合,而深层的含义则是要通过意象的代表意义来体现。然而关于意象翻译的论文比较少,近代有关翻译理论的研究,译者多把关注点放在了古诗翻译的结果上,对翻译结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而对译文的客观对比评析尚显不足。在中国古诗词英译方面,一直存在着诗体派和散体派之争。诗体派认为,中国古诗的英译应充分考虑原作的形式美;而散体派则认为,中国古诗的英译应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用自然的自由诗体来传达原文的神韵。通过对两派翻译实践的对比,希望为意象翻译找到新的突破口。许渊冲和翁显良则是这两大派别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总结出了自己的译诗理论。本文意在研究中国唐诗翻译中意象美的表达,通过对许渊冲和翁显良两位翻译大家不同风格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对比研究,探析诗体派和散体派的翻译角度,总结出唐诗翻译中表达“意象美”的方式和手法,希望可以为古诗译者带来一些启示。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意在通过对比许渊冲和翁显良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唐诗英译为例,研究中国古诗翻译中意象美的表达。希望为古诗译者带来启发。译者必须在对诗歌原意,诗作者目的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以文化与美的传播为目的,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手段对古代诗词进行翻译。许渊冲和翁显良是古诗英译中的典范性人物,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译作,提出了不同的翻译主张。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并将“三美齐备”作为诗歌翻译的实践原则和评价标准;翁显良先生主张散体译诗,认为译诗的关键是“再现意象”。本文通过对比古诗翻译案例,研究二者在对古诗中“意象”翻译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