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30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歧义( ambiguity) 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某个词语或话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释义。纵观近些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分析歧义现象,以不断取得新突破,这无疑使得我国英语歧义句的研究在宽度上有所拓展。在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家,甚至非语言方面的学者都试图在各自的领域内对英语歧义句进行分析,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例如Kooij(1997)对比较全面定义了歧义: 歧义是指语言中对一个词语或话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 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 产生于人们理解话语的过程中;Kess,F.J.和Hoppe,A.R.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也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宋娟(2002)从歧义的六种各种情况以及歧义的作用方面对歧义进行了分析探讨;梁宸(2009)重点分析了英语歧义的形成机制及其排除方法。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 但是这些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一、英语歧义句分类不统一。英语歧义现象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语音,词汇,句子。但是学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的学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研究对其做出不同的分类,虽说总体上看大同小异,但这样未免太参差不齐,争议无可避免。如黄捷(2011)就把其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境四个方面,而王浩则只将英语歧义句归为两类——词汇歧义句和句法歧义句。所以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便于不同的学者深入具体研究;二、英语歧义句研究结果的应用研究少。尽管关于歧义的研究很多,但是往往都是就歧义研究而研究,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无处不在,而对它的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是为了认识它,研究任何东西最终目的都是要为我们所用,所以歧义现象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应该要和其他的领域相结合,以促进相互发展。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相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必定能取得新突破。 总之,近几年我国国内大量的对英语歧义现象的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歧义现象的认识,也促进了我国语言研究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是可以不断提高改善的。在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结构、语用都会产生歧义的现象。从语用角度看,能否真正导致歧义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语境,二是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由于语境的限制,语义上的多义一般不会导致语用上的歧义,但这并不排除潜在歧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语境中几个意义均同时成立———歧义的产生。通常它有阻碍语言交际的消极作用,但歧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积极的效果,其中幽默就是歧义一种代表性的效果。幽默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自从有语言开始便有了幽默故事,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由幽默故事带来的欢笑。英语词汇丰富,语法灵活,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歧义幽默。日常交际中英语语言引发歧义幽默的因素很多,如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语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文化冲突(culture-shock)等。
课题研究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学界对歧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研究歧义不仅对语言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 而且对语言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是很复杂的,这一领域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课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研究。本人将系统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对歧义句进行分类,列举日常交际中各种类别下应用歧义产生的不同效果的例子,并着重分析其中的幽默效果,使我们能够认识歧义,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并且积极巧妙地运用歧义产生的幽默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避免许多尴尬局面,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