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2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紫颜色》,该书在出版当年就接连赢得美国文学界的两项大奖——“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并被誉为“一本永远重要的图书”。小说以独特的书信体格式,通过前半部主人公西丽写给上帝的信及后半部与妹妹耐蒂的往来信件,讲述了生活在美国南方小镇的黑人女孩西丽如何在姐妹的引导、支持和帮助下,从麻木不仁地忍受男权的欺凌到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奋起抗争的曲折故事。
艾丽斯•沃克曾经说过,“我致力于探讨黑人妇女的种种压迫、疯狂忠诚和胜利。对于我来说,黑人妇女是世界上最令人着迷的创造物。”正如她所宣称的那样,《紫颜色》这部凝聚沃克心血的成名作,毫无疑问在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的同时,极力表现了女性的觉醒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在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兴起,其不单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男女两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分析,其中著名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曾在其作品《第二性》中认为“女性被置于第二性的从属地位。”从此女性主义批评走向“妇女形象批评”和“女性写作”的道路。而80年代后,多元文化凸现,这时的女性主义批评肯定男女差异,侧重“身份批评”,把种族、性别和文化练习在了一起。这正是紫颜色出现的时代。对于《紫颜色》的研究分析,就多侧重于它的妇女主义特色。艾丽斯•沃克指出妇女主义之于女性主义就如同紫色之于淡紫色,就像紫色包含淡紫色一样,妇女主义包含着女性主义,妇女主义是对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美国学者伯纳德•贝尔在《美国黑人小说和他的传统》一书中指出:《紫颜色》的主题是贾尼•克劳福德幻想的黑人妇女该是什么样子和该做什么的当代重写,对于西丽而言,同性恋才是通往自我、姐妹情谊和兄弟情谊的仪式;《紫颜色》在性别政治上把社会变革的斗争范围缩小到了创造新的自治自我的任务上:一种两性自我和社会。在伯纳德•贝尔看来,同性恋是西丽获取独立人格的真正通道,但在西丽的人生转变过程中,同性恋只不过是西丽获得人格完整的其中一个重要要素。
国内研究者较多关注小说中揭示的黑人妇女所受的性虐待、家庭暴力,及其情节中姐妹的选择以展现女性主义小说的内涵与意义。比如:徐璐璐从小说中姐妹的选择上进行分析,揭示《紫颜色》中依靠妇女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的女性主义特征;任玉鸟从强奸主题进行分析,揭示了《紫颜色》中性解放对妇女觉醒,自我认可的女性主义特征;李小冰关注《紫颜色》中同性恋,揭示女性主义肯定女性身体对女性觉醒的作用。
在纪念《紫颜色》的十周年的再版序言中,沃克写到:“也许我像个异教徒一样把上帝从一个高高在上的至尊男人变成了树木、星辰、风和其他一切东西,许多读者可能看不清我写此书的目的:有人来了这个世界就已经成了精神上的囚徒,但是通过自己的勇气和别人的帮助,她认识到,她自己也和自然界本身一样,正是迄今为止被视作遥远的神灵的光辉体现,而我探索的就是这种人奋斗的艰难历程。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女主角西丽从一个受尽社会和男权压迫的丧失自我意识与思想的麻木不仁的黑人妇女,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我意识的提高,蜕变成一个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具有女性意识的成功女性的过程,分析得出艾丽斯对黑人妇女的期望:黑人女性只有汲取非洲黑人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通过爱与关注,学会反抗,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和支柱,才会从默默忍受的丑小鸭成长为具有独立女性意识,坚强和个性完整的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