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5 编辑老师:佚名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背景:公允价值的概念首先起源于美国,并在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APB StatementNo.4)中最早提出。国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表现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和研究文献当中,阐述了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满足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陈述的财务报告的第一个目标,即提供对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在进行理性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时有用的信息。报告实体根据当前条件和预期而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预测,也有助于对他们早期的预测进行修正。若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环境中,利用公允价值信息可对早期的决策不断进行重新估价。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发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公告里明确的指出了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应该能捕捉到形成市场价格(如果有的话)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国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表现在一些代表性著作和研究文献中,比如有:于永生在《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了相应的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并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张华良在《“公允价值”计量一一新企业会计准则运用中面临的困惑》一文中,从财政部新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一应用指南》中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内容,以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为研究对象,详细闻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运用中面临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盈余管理等问题,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建议。
意义:1、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我国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这样有助于对各项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和对计量结果的验证和控制,同时还可防止企业随意改动资产价格造成经营成果虚假或任意操纵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是当市价远远高于原账面价值时,资产的账面价值根本就不能反映市场上的真正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却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对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下,由于实行的是历史成本计价,企业的账面价值都是属于静态的会计信息,不一定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由于大多数投资者主要是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获得相关财务信息,这时很可能据此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公允价值反映的则是相对比较动态的信息,因此它能够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即公允价值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地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3、公允价值计量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2006年9月15日,FASB就公允价值计量发布了一项新准则:第 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提出了改进性指南,并且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要求做出了回应,规定公司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范围、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信息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对收入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披露。所以,此次国内引入公允价值,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在2006年2月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重新允许应用公允价值。就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成为了会计界热门关注的焦点。首先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我国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进行相关的探讨,其次通过从国外到国内对公允价值的涵义来分析公允价值相应的特点,并说明公允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的重要意义和推行公允价值所存在的必要性,然后对我国新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方面详尽地进行说明,最后结合公允价值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文献的理论基础,逐步分析公允价值的优缺点和发现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的相关问题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并对不足和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主要内容:公允价值概念表述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或在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它涉及的范围主要是资产,分别从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两个方面来展开阐述。在货币性交易中,所收到或支付的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收到或转让资产的近似值为公允价值。而把负债是排除在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之外,也没有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做出限定。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概念的起源。此后美国的公允价值概念又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是在1996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SFAS125)中对公允价值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二是在2004年6月,FASB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对SFAS125中的公允价值概念进行相关的修订。在SFAS125中,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包括了资产和负债,并对各交易方、交易市场和交易时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定,对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设定了许多的限制条件。SFAS12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当前交易中,在自愿即在非强制、非清算销售的情况下,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相对于最初的公允价值概念,SFAS125的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得到了相应的扩充,获取公允价值的限制条件也增多了,这导致了公允价值使用范围扩大的同时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2000年6月,FASB对公允价值概念进行了相关的修订,修订后的公允价值概念为:“在当前的交易中,在熟悉情况下,不关联、自愿的各方之间进而价值计量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则成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此,现代会计计量逐渐以价值取代传统会计所强调的成本。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是经济发展导致会计计量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允价值的确定不但需要依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与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息息相关。
3、研究条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条件:公允价值新准则体系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同时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以下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真正的做到公允。对于综合因素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在多数准则中并非强制的,是否运用这一计量方法,即使是满足有关条件的企业也会综合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将带来企业账面收益的增加和计税基数的提高,而企业并没有实际现金流入,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必将增加现金流出。
解决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正式颁布,并于明年率先在上市公司实行,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应用。财政部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总体上来说,对市场经济发展虽然很有利但却还是比较谨慎。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一点也很重要。以前存在着很多经理人操纵会计报表的问题,就是在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手脚,现在不得转回计提的减值准备,想要操纵利润就更难了。此外,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提出也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很多的ST公司必须是重组后才股改,要不然股改就没有价值了。财政部在这个时候推出新会计准则,且首先在上市公司中间实行,很有可能是为现在正在进行的股改铺路。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其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还有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化,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的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预期结果:对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有近50%的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此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总之,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健全及监管体系的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未来财务会计报告的确认、计量方面一定会大放异彩,为企业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又公允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