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25 编辑老师:佚名
1、倾听是一种美德
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前期呈现易变性,然后渐渐向稳定性过渡,教师的言语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每一位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应时刻提醒自己,课堂中的插嘴行为会激活学生思维的浪花,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习期间,我担任南湖第二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的实习英语教师。这两个班的班级氛围和学生发展水平各不一样,四(3)班的班级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大都比较认真,态度很端正。而四(2)班的学生整体思维都比较活跃,在课堂上争相举手发言,积极与教师互动。因此英语课堂上这个班学生的“插嘴”现象也随之增多,这也考验这我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学生“插嘴”现象中并不排除带有随意、捣乱的插嘴,这是对教师以及同学不尊重的表现,教师要给予制止与指导,引导学生什么时候该插嘴,该插些什么内容。而当时的我只考虑如何进行我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再遇到这样的状况,我会告诉学生,当教师讲解一些知识点或别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学会安静地倾听,不要随意批评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的“插嘴”是因为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而产生的灵感,所以,面对学生“接嘴、插嘴”教师要认真的倾听,让学生各抒己见,切不可根据老师的喜好随心所欲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要经常为学生喝彩,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
2.爱护每一片叶子
世上本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么当然更找不出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从古至今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只是一些学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求知欲时会在课堂中出现插嘴的行为。作为教师对这一行为要理解、包容,用温暖和热情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比真正的课堂留个学生,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思考敢于表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插嘴行为会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在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定神地听老师讲课,而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所谓的“教室里安静的连一根针落在地上丢听不见”,事实上这样的鸦雀无声,甚至可以说”死气沉沉”形容的课堂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而课堂上大多数的“插嘴学生”更是侧面反映了他们是愿意积极思考,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所以才会情不自禁的主动发言,教师这时候不禁要学会倾听,更要学会赏识学生,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智慧的机会。
2、适时因势利导
激励的语言犹如生活中的一剂良药。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运用教学的艺术,正确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插嘴时不免说出错误的观点,教师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相同的问题;其次是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与学生一起理清错误的源头后帮助他们改正;最后是当班级中出现学生对他人出现错误进行嘲讽是行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自由发言的“度”,学会自我约束,辩证地看待课堂插嘴现象。只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善待错误。正视错误,就能让“错误”转变成课堂中的“蝴蝶”。哈佛大学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一些学生的插嘴是希望与老师进行一定的探讨,老师这是如果加以忽视,甚至批评,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再也不敢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老师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插嘴现象进行妥善处理,既能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上课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鼓励下不停探索乐于求知。记得有一次在英语课上我讲到名词单复数的语法知识,一位学生提出“草莓这个单词是否以‘y’结尾并且变‘y’为‘i’加‘es’”,我当时立马给予他肯定和表扬,并且将‘strawberry→strawberries草莓’板书,展示给同学们看。因此,若学生的插嘴很独到且富有价值,与课堂相关,对此,教师应给予鼓励。这种状况虽然在教师的意料之外,但教师巧抓意外,打破原定计划,引导所有学生深入研究和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了独特的见解和创造,课堂中这样的小插曲反而会让我们收获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