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05 编辑老师:佚名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政治新课程凸现出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高中政治新课改更是引起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纷纷对高中新课改下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以及扮演的角色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对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这些对策只是专家学者从宏观层面提出的,并没有考虑到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要求。在参考大量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依据高中政治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以及新课改后高中政治课出现的新特点,从高中新课改下对这个很难过执教时提出的新要求入手进而提出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2003年4月,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印发,新一轮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随之开始。随后,初中实施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高中实施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改革的实施,针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要求,政治教师必须从自身做出改变,但在政治教师做出改变的同时,培养政治教师的阵地——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人才的培养策略上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一、高中政治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程
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坚持基本思想不变的基础上对高中高政治课程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这使得高中政治课程在内容、目标以及教材方面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一)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新内容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的内容分为必修内容以及选修内容两个模块,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门必修课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全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六门选修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程在每一单元均有合作探究活动。与旧的高中政治课程相比,增添了文化常识、法律常识、伦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的合作探究活动。
(二)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程目标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变化:
1、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成为高中政治课的首要目标。
2、在能力目标中特别强调“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将学习方法的传播和能力的发展摆在教学目标的核心位置。
3、在能力目标中还特别强调“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4、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政治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夏彩金·思想政治课改革与新课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207~209]”。
(三)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科书的特点
1、生活性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新教材突出生活主题,即以生活德育为主线,从“关注个人生活转向公共生活”[ 张礼·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研究(硕士毕业论文)]。整个教材立足于当代,展望社会、时代的发展,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会生活和发展为目的,紧贴学生生活,围绕学生生活展开知识点的论述,强调“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原则。
2、时代性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科书彰显了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的气息;二是课程内容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二是新课程内容反映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地吸收了思想政治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四是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
3、选择性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律、伦理学等方面,必修和选修内容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提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不同要求。[ 夏彩金·思想政治课改革与新课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207~209]”这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因此,新课改下的新教材具有鲜明的选择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