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03 编辑老师:佚名
当初我选这个论文主要是苏轼这个大文学家,他有很多的名人轶事,都很有趣。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而宋代的科举制度又是文学史很少涉及的范畴,对其研究的资料并不多,那么两者联系在一起还是挺有新意的,怀着一种好奇与探索精神我就选择了这个选题。
谁知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在我搜集资料的时候,研究苏轼的文章资料数不胜数,不管是从词还是诗还是散文多有研究,而研究科举制度发展变化的也是很多的,但是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不那么简单了。我看了很多文章,有关这方面的真是少之又少,我只有在厚厚的参考资料中寻找我要的那只言片语,后来李老师给我推荐了几本书,果然有了一些思路,我发现宋代的文化发展科举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举制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老百姓有机会参加考试,走上仕途,从而改变一生的命运,而且糊名制让考试变得更加公平,这就让这个出身贫寒的苏轼有机会参加科举走上仕途,从而才有了今后的大文学家,苏轼文章风格的形成受其父亲影响很深,自小熟悉先秦散文,故而对古文颇有研究,尤其擅长文势议论,他的策论受《战国策》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最后考试时他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而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而名声大作。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规定你同意或者否定。仅仅是请你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孟德斯鸠曾经著有《论法的精神》,上下两大册。《刑赏忠厚之至论》也是论法的精神,把“法”的两个方面,宽容与界限,苏轼把“仁可过,义不可过”说得那么清楚,不过是区区六百字。
于是我便有了想法,把这篇文章作为研究的重点,加以剖析,并不断从这篇文章中引申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苏轼的文章,另一个就是宋代的科举制度,但是后来还是因为本身题目覆盖的面积太大,我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这篇文章比较狭隘与片面,与我的题目相去甚远,最后就放弃了,再去找别的相关点,李老师后来跟我说没有必要写得特别明确具体,他们两者的确是有联系的,最好是读一些他的文章,然后带着科举考试的角度去读,去发掘。我找了一些其它的参考资料,发现苏轼的文章一度成为后来学子们应举的范本,他的部分文章虽内容没有什么特别可取,而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或翻空出奇,对士子的科场考试颇有用处,因此从北宋中叶以来,一直成为应举士子的敲门砖。“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四句秀才们的口头禅就是这样来的。
至此,我终于找到了两者的相关性,科举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大普及,也成就了苏轼的一生,反之,他的文章也成为士子科场考试的敲门砖。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两者关系是复杂的,有多方面的,所以还有其它的一些论述,像当初苏轼比较擅长文势议论,而南方士子比较擅长时文程式,两者就有不同,而科举未改革前都是以诗词为主,这对苏轼来说,并不占优势,正式科举制度的改革成就了苏轼。还有当时科场的文风比较浮,重形式而忽视本质,在欧阳修的倡导下,文风逐渐改变,言之有物。这样,我的初稿就已经定了,老师说还可以,就是注释还有小标题,这样我又把文章从头顺了几遍,做了些改动,把小标题加上,还有注释出处,其实做到最后才发现格式也是个复杂的东西,就是页眉页脚我就搞了半天,终于完工了,老师说没有什么问题了,条理很清晰,最后就交上去了。通过这篇论文,让我更加清楚认识了苏轼这个大文学家,他的豪放的个性,秉直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他笔下那汪洋肆意的文字,有继承也有创新,尤其是他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影响着后代人。在思想上,能够兼收并蓄,佛老庄的思想他都有涉及研究并都有借鉴,影响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