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13 (小E同学)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正处在不断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上,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越来越备受争议,中介目标能否保持较高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和成败的关键,不可否认一路走来的货币供给量的有效性受到了严峻挑战,不乏学者经过论证后呼吁将利率等价格型指标等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文在深入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相关理论、传导机制、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货币供给量的三性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相关性是不容质疑的,但其可控性降低,可测性误差增大,综合可得,其有效性已经降低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介目标组指标,提高对货币供给量的预测和控制能力,调整货币供给量统计口径,完善汇率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推动中介目标由货币供给量向利率转变等对策。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三)主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1
一、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演变-2
(一)现金量和贷款规模作为中介目标阶段-2
(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阶段-2
二、对中介目标的三性进行实证分析-3
(一)可控性分析-3
1.我国货币供给量增长率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4
2.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减弱原因-5
(二)可测性分析-5
1.金融市场深化发展和金融创新方兴未艾-6
2.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6
3.贸易和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8
(三)相关性分析-9
1.货币供给量与物价稳定的相关性分析-9
2.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0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12
(一)研究结论-12
(二)政策建议-12
1.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设置为一组指标-12
2.提高对货币供给量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12
3.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调整-13
4.深化外汇市场改革,让人民币币值理性回归-13
5.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13
(三)研究不足之处-13
1.金融学理论水平不高-13
2.研究方法单一-13
参考文献-15
致 谢-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