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4-04 (平凡小白)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以生物量、核苷、多糖、麦角甾醇、虫草酸和粗脂肪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蝙蝠蛾拟青霉的生长规律和菌丝体中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变化过程,为开发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产品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生物量、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在培养7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199±1.656 g/L、0.1100.001 mg/g,均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时间获得的样品(P<0.05);菌丝体中粗脂肪含量在培养7天时达到最大值,高达0.1200.002 g/g,但与第6天及第8天获得的菌丝体中的脂肪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丝体中核苷含量于发酵5天时达到最大值,高达6.2790.002 mg/g,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时间获得的菌丝体中核苷含量(P<0.05);多糖含量于第4天达到最大值,含量为44.9340.406 mg/g,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时间获得的菌丝体中多糖含量(P<0.05);菌丝体中的麦角甾醇含量于培养6天时达最高水平,为3.2220.005 mg/g,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时间获得的样品(P<0.05)。
关键词: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活性成分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 蝙蝠蛾拟青霉概述-1
1.1.1 蝙蝠蛾拟青霉的简介-1
1.1.2 蝙蝠蛾拟青霉的生物学特征-1
1.2蝙蝠蛾拟青霉的主要活性成分-1
1.2.1 蝙蝠蛾拟青霉核苷类化合物-1
1.2.2 多糖-2
1.2.3 麦角甾醇-2
1.2.4 虫草酸(D-甘露醇)-2
1.2.5 粗脂肪-3
1.2.6 其它成分-3
1.3 蝙蝠蛾拟青霉的药理作用-3
1.3.1 抗肿瘤效用-3
1.3.2 对肾脏的调节作用-3
1.3.3 对肝脏的调节作用-4
1.3.4 对呼吸系统的调节作用-4
1.3.5 对心血管的影响-4
1.3.6 免疫调节的作用-4
1.3.7 其它药理活性-5
1.4 本实验研究的意义-5
2 材料与方法-6
2.1 材料-6
2.1.1 菌株-6
2.1.2 主要化学试剂-6
2.1.3 主要仪器设备-7
2.2 方法-7
2.2.1 培养基及其配制-7
2.2.2 菌株的活化-7
2.2.3 液态种子的培养-7
2.2.4 发酵培养-8
2.2.5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8
2.2.6 核苷类化合物的测定-8
2.2.7 多糖类化合物的测定-8
2.2.8 麦角甾醇类化合物的测定-9
2.2.9 虫草酸(甘露醇)的测定-10
2.2.10 粗脂肪的测定-11
3 结果与分析-13
3.1 蝙蝠蛾拟青霉生物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13
3.2 核苷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与分析-13
3.3 多糖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与分析-15
3.4 麦角甾醇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与分析-16
3.5 虫草酸的测定结果与分析-17
3.6 粗脂肪的测定结果与分析-19
结论-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