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06 (邻座的怪同学)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也被公认为是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公约的谈判,旨在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并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及签署国承诺CO2等六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然而,伴随着一国减排政策的出台,其相关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进而可能导致能源密集型产业向未实施减排政策或减排标准宽松的国家转移,引起“碳泄漏”(Carbon Leakage),因此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将被部分抵消。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迅速的发展,碳泄漏问题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全球的能源密集型、碳密集型产业等的转移给我国带来了相关技术和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及环境与能源的压力。在国际贸易背景下,本文对碳泄漏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认为,碳泄漏有三个主要渠道:能源产品的国际贸易、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是导致碳泄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贸易视角对中国与北欧五国(丹麦、荷兰、芬兰、挪威及瑞典)之间碳泄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造纸及纸制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净出口消费指数的计算以及对回归模型的分析,来验证中国与北欧五国是否发生了纸制品产业的转移,即是否发生了碳泄漏;结论表明中国与北欧五国纸制品间发生了碳泄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长。且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会有更显著的增加。因此,研究我国国际贸易中的碳泄漏问题,对于积极应对国际气候谈判,应对北欧四国碳关税贸易壁垒以及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以及实证分析等,分析我国与北欧五国间碳泄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国;北欧五国;碳泄漏;纸制品
气候变化问题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在《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近100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未来100年还可能上升1.1—6.4℃。全球变暖毋庸置疑,在1970年至2004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70%,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百万分之一)上升到了2005年379ppm。二氧化碳作为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排放量的增加将引起全球气候更为变暖,引起气候极端事件而最终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旨在减少全球的碳排放,首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缔约方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内应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5.2%,此为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但碳泄漏问题却大大削弱了《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性。碳泄漏问题也成为当今气候变化问题中颇受关注以及争议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日益发展,碳泄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伴随着西欧国家碳税制度的实施,其碳密集型或能源密集型产业也发生了部分的转移;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中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构成达40%左右,而工业的能源消耗巨大;加之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因而碳排放可能会更大程度增加。因而,在全球能源密集型和碳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情况下,我国有可能成为碳泄漏的主要发生地。而随着近来西方国家征收碳关税,这意味着我国将面临更多更严峻的贸易壁垒;此外,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西方发达国家也将会给我国施加更大的压力。无疑,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会面临更多挑战。
因此,通过对我国碳泄漏问题的研究,对于增强我国在贸易中的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我国的低碳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