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15 (我不是叫兽)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庄子所说的“无情”并不是指没有感情的意思,而是指精神感受。这种精神感受是由现实世界的苦所带来的,“苦”才是庄子提出无情的根源。这些苦包括自身追求之苦、宫廷官场之苦、生死之苦,当遇到这些现实的时候,我们应该正视它、接受它、转化它,保持心灵的平静,最终达到“无以好恶内伤其身”的状态。
[关键词]无情;苦;平静
庄子是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据司马迁记载,庄子“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从内七篇看来,庄子的思想确实是继承老子而来,如《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最大发展,是他把在老子那里主要是宇宙论及本体论意义的“道”转化为心灵的境界,如《逍遥游》,《逍遥游》所描述的是一种通透的心境,一种优游自在、徜徉自适的心境。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自由飞翔的开放心灵,呈现出一种博大无碍而与物冥合的精神境界。这篇文章是庄子思想的重要之作,是整本《庄子》的核心。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并非是至人没有自我,而是至人超越偏执的我,这里的“己”,是为功为名所捆住的己。所谓“无功”、“无名”,即是扬弃世俗价值的左右,而“无己”就是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那如何才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呢?“无情”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真正的做到了“无情”,对世俗所评价的价值才会不在乎,不在乎世俗的价值,才能不被这些虚浮的东西所牵制,没有牵制,人才能真的达到自由的境界。本文将试图以《庄子》思想中的无情观作为切入点,讨论有关无情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