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5-29 (模糊的人)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易代遗民历来是中国史研究的重要领域。鼎革之际,遗民现象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他们是旧政权的历史延续,也是确立法统、道统的新政权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遗民来说,为了表示对前朝正统的忠心,确定立场,同时考虑到躲避新朝的整顿或迫害,遁世成为他们的一种可靠选择,而逃禅即属其中。通过投靠佛门以表达遗民精神的,尤以清初为盛,纠其渊源,该现象与众多历史背景有着强烈的联动性,甚至可以说,早在明朝建立之际便埋下了种子。如果将清初遗民遁世逃禅现象比作富有历史性的数学公式,种种历史元素都成为数字与算法,而鼎革则成为这道公式里的等号,促发了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
关于明遗民逃禅的研究,学界成果颇为丰盛,不过多基于逃禅选择后的生态分析,如遗民的生存方式、反清斗争、诗文创作、思想立场等等,梳理逃禅形成原因的学术成果,也大多聚焦于明清易代前后的直接原因,未专门追溯逃禅遗民群体的历史渊源。本文以明清之际长江下游地区士大夫群体为样本,研究遗民遁世久而积淀的原因,也以逃禅为基点,反思这一群体在有明一代的政治文化生态,证明其出世的时代选择与数代人的积极入世不无关系。
本文的探源工作有两大基本主线,一是政治生态,以东林、复社为代表的江南士人在晚明以道德绑架、操纵吏选等形式对中央皇权进行反扑推动晚明死局,儒学文化的培养、高标准的道德束缚、科举功名的立足根本使得其不得不忠,而明亡不复同清初对江南地区的重新洗牌造成的政治幻灭感与不愿殉节的生死观促使其逃禅,以寻求精神解脱;二是思想文化,儒释交融的思想背景与士绅参与寺院活动为逃禅提供理由,在维护儒本位与抨击佛禅消极待世的立场上,儒释交融又常常受到质疑,最终演化为两个独立共取的学说,先前积极入世的士大夫成为逃禅遗民,前后形成明显反差,既能反应入世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又在二次选择中推动了儒释交融的发展,不可不说,逃禅是长江下游士大夫思想、活动的延续与反思。
基于这两条线索的梳理分析,虽不能证明逃禅的历史必然性,但也愿为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合理性做出绵薄努力。
关键词:晚明清初;逃禅;长江下游地区;士大夫;道德标准;儒释交融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明初的江南政策8
一、朱元璋抑制江南的政策8
二、建文改革8
三、永乐迁都9
第三章 书院议政与私人讲学10
一、癸巳大计10
二、东林书院与讲学网络11
三、张居正“夺情”事件12
四、红丸案14
第四章 吏选与抗争16
一、李三才事件16
二、八股文与钱谦益的选用16
三、阮大铖事件18
四、复社、科举与地方社会的领导18
第五章 寺院与地方士绅21
一、儒释交融的思想21
二、士绅与寺院捐赠22
三、张岱与佛寺的关系23
四、钱谦益的佛学渊源24
第六章 鼎革前后的死局26
一、陈新甲秘密和谈26
二、迁都的讨论26
三、弘光政权与扬州十日27
第七章 鼎革后的生存状态30
一、钱谦益的降清与抗清30
二、侯方域的观望与坚持31
三、清朝对江南秩序的重构32
第八章 反思与逃禅33
一、陈确的忠节观与生死观33
二、士人的反思33
三、逃禅的选择34
第九章 结语36
致 谢38
参考文献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