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15 (小六)提供原创文章
摘要:本研究以某大学不同年级学生为被试,以自测心理健康量表和反事实思维问卷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80份,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情境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ANOVA检验等检验方法,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诱发反事实思维、自发反事实思维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类型在不同性质情境下差异显著:方向上,在积极情境下,上行反事实思维少于下行,在消极情境下则相反;策略上,大学生两种情境下的自我指向的反事实思维都多于他人指向。此外,在性别以及是否应届毕业生上差异显著:诱发状态下,女生的上行反事实思维多于男生,男生的下行反事实思维多于女生;自发状态下,非应届毕业生方向上的反事实思维以及他人指向的反事实思维都多于应届毕业生。
(2)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是否应届毕业生、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结构上差异显著:女生的认知功能高于男生;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以及认知功能明显高于非应届毕业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总分及正向情绪高于非独生子女;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高于单亲家庭。
(3)诱发状态下,大学生不同方向的反事实思维类型与心理健康总分存在部分相关:积极情境下,上行反事实思维越多,总分越高;下行反事实思维越多,总分越低;自我指向的反事实思维越少,总分越高,而他人指向的反事实思维越多,总分越高。此外,诱发状态下,后悔越强烈,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越多;消极情境下,庆幸越少,心理健康总分越高,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越少;积极情境下,后悔越强烈,认知功能越好。
(4)自发状态下,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类型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部分相关:积极情境下,上行反事实思维越多,正向情绪越少,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越多,认知功能越差;积极情境下,自我指向反事实思维越少,认知功能越好。消极情境下,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越少,正向情绪越多;积极情境下,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越少,认知功能越好。
【关键词】 大学生 反事实思维 心理健康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概念界定-1
1.2.1 反事实思维的概念、类型和功能-1
1.2.2 心理健康的概念-2
1.3选题的目前研究现状-2
1.3.1 反事实思维相关研究-2
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4
1.3.3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5
2 研究方法-5
2.1 被试-5
2.2 测验工具-6
2.2.1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6
2.2.2 反事实思维测量问卷-6
3 结果-7
3.1 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的现状分析-7
3.1.1 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类型及情绪表现程度的总状况分析-7
3.1.2 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类型及情绪表现程度的差异分析-8
3.1.3 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数量与类型的总状况分析-10
3.1.4 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数量与类型的差异分析-10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13
3.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状况分析-13
3.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13
3.3 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16
3.3.1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不同方向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6
3.3.2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不同策略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6
3.3.3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情绪表现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7
3.3.4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不同反事实思维数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8
3.3.5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不同方向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8
3.3.6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不同策略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9
4 讨论-19
4.1 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的现状讨论-19
4.1.1 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类型及情绪表现程度的讨论-19
4.1.2 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数量及类型的讨论-21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讨论-22
4.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讨论-22
4.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讨论-22
4.3 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讨论-24
4.3.1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反事实思维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讨论-24
4.3.2大学生在诱发状态下情绪表现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讨论-25
4.3.3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不同反事实思维数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讨论-25
4.3.4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不同方向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讨论-25
4.3.5大学生在自发状态下不同策略反事实思维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讨论-26
5 结论-26
6 关于教育的建议-27
6.1 提高对反事实思维认识并形成合理认知-27
6.2 加强反事实思维训练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27
参考文献-28
致 谢-29
附 录-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