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0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禁忌语与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禁忌语作为一门相对敏感的语言研究话题,对其最初的研究范围不在语言学领域,而在如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中。在不同文化中,人们所禁忌的事物及对相同事物的禁忌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缺乏对目标文化禁忌语的了解与掌握,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导致失败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对于禁忌语,国外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早期具有影响的著作如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The Golden Bough(1890)、弗洛伊德的Totem and Taboo(1913)以及Steiner的Taboo, Truth and Religion(1967)。这三本著作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The Golden Bough(1890)一书浅谈了巫术与宗教的本质差异,是巫术与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他的理念在弗洛伊德的《弗洛伊德文集》中大量印证,并给以后的禁忌习俗研究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史料;弗洛伊德的Totem and Taboo(1913)堪称这一领域的代表作,弗洛伊德从心理上追溯禁忌的来源,发觉出禁忌民俗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 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并且得到迅速发展。更多学者着力于研究语言中的禁忌语,在接下来的7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禁忌语的分析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Forbidden words:taboo and the censoring of language(2006)详尽地列出了禁忌语的种类,如冒犯语、俗语、政治交流、称谓、性别与身体各部位名称、食品和气味、疾病和自杀等。Havelock Ellis在The Function of Taboos (2007)中指出人类禁忌效应是具有持久性的,禁忌总是在禁止和允许的门槛间来来回回地摆动。 在中国,“禁忌”一词在汉代就已见于史籍,如《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中便有“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的记载。《后汉书.朗顗转》中也有“臣生长草也,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的记载。史书中的记载中所提到的“禁忌”的含义与taboo成为国际通用术语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即表示:“禁止”、“抑制”或“忌讳”。 而由于国内封疆思想根深蒂固,对禁忌语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语言学家对禁忌语的研究兴趣浓厚。早期的先驱型人物如陈原,他与《社会语言学》中对禁忌语的分析做了详细的研究。他指出语言禁忌是社会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语言禁忌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的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和代用。21世纪我国学者对禁忌语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宁夏大学的张洁茹从宗教、政治及社会观念中的语言禁忌研究禁忌语在中西方语言与文化中的差异性;四川师范大学的刘彩霞从动植物、日常生活社交和话题等方面探讨跨文化中的禁忌习俗文化;成都理工大学的于丽雯从迷信、生辰、隐私等角度讲述禁忌与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及回避策略。 我国语言学家大量研究了与中国民间、民俗有关的禁忌,如人体禁忌、性别禁忌、服饰禁忌、语言禁忌、祭祀禁忌、宗教禁忌、颜色及数字等禁忌。但是,我国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比如,在禁忌语的功能研究方面,我国许多学者从禁忌语的语用功能方面进行剖析,如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的马伟林、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的傅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高轶妹。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大量相关书籍中出现了陈旧语料反复使用的现象。人们对于禁忌语通常采用回避的方式,以避免冒犯他人。但事实上,禁忌语普遍出现在各种文化中,人们很难避免。因此,本文将从文化角度试图探析禁忌语的功能,并扬长避短,对跨文化交际中不良的一面进行规避。
课题研究目的:
禁忌是指人们力图避讳的某些行为、事物及关系。语言禁忌作为禁忌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普遍存在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中。本文将从文化角度,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人类语言中禁忌语的交际功能、社会功能及教育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探析,旨在能扬长避短,保留住对人类社会及对跨文化交际有益的文化禁忌,了解不科学、有悖道德的禁忌,从而避免触犯他国禁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禁忌及禁忌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