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0 编辑老师:佚名
课题研究现状:
杰克.凯鲁亚克是20世纪中期美国“垮掉的一代”的重要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十余部作品,本研究所涉及的是他创作的最重要也是最经典的作品《在路上》,凯鲁亚克因为这部小说一举成名,跻身于美国经典作家之列。
在这部小说刚面世的阶段,由于书中所提及的内容不符合当时主流传统思潮的规范,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作者凯鲁亚克本人也被指责成“骗子“、吸毒犯”、是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颓废青年,小说也被看成是一堆垃圾,毫无意义,被视为一株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文化领域里地地道道的毒草。
这种情况在一篇名为《Review of On the Road》的文章出现后才有所改观。1957年9月15日刊载的这篇吉尔伯特的书评是最早对《在路上》作出肯定的文章,文章中这样写到:“《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小说写得十分出色,是多年前以凯鲁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这篇早期的评论察觉到了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与当时社会相悖的声音,评论者也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重要历史意义,认为书中所描述的并非只是无聊的“旅行”,而是一种“追寻”。
美国学者罗伯特.本赖特在《向“the X Generation”讲授“the Beat Generation”》一文中写道,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中刻意营造了一个文化区隔,及一群反文化的美国新人,他们向传统保守的老派美国发出了文化挑战。同时,“the Beat Generation”这种自我主体是建立在“他者”想象及其主体与他者的复杂关系中的。他的这种观念,着重的说明了“垮掉派”和“老派美国”之间的对立,认为后者的出现更多的是对前者的否定和挑战。
200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王永年先生翻译的《在路上》,书中附了安.查斯特的一篇引言,引言中提到,凯鲁亚克通过《在路上》的写作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声音和主题。此外,在引言中还提到了霍尔姆斯的一段评论“《在路上》里的任务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目的是精神领域的,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在另一侧找到信仰。”从上述的几位学者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待《在路上》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排斥到接受的过程,他们更多的把研究放在挖掘凯鲁亚克精神层面上,而不是一味的苛求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另类现象”。
在中国,1990年底漓江出版社出版了陶跃庆和何晓丽合译的《在路上》;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文楚安翻译的《在路上》,这部译本是全译本,是这部作品第一次以全译本的形式在中国出版发行,中国学者对《在路上》的研究,从出发点和方法上来看,大抵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述性研究,这类研究注重的是对作品的描述而不是解释,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笔者只是概述的描述了“垮掉的一代”在路上的疯狂堕落的行为,批判“垮掉派”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和小说语言的粗糙。在这类描述性研究中,对于凯鲁亚克的否定大于肯定,这类研究旨在还原书中的情形。第二类是反思性研究,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章有,李斯编著的《垮掉的一代》,文楚安编著的《“垮掉的一代”及其他》。这一类研究大多把小说作品投放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研读,此类研究文章内容分为,对作品主题的探究和,书中行为的评判,小说在西方和中国的影响。
卢蕊在文章“《在路上》主要女性形象解析”中,突出描写了《在路上》中的三位女性形象,她们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笔者也对小说中最重要的一位男性角色迪安进行了分析,她指出,迪安是全书的核心人物,没有他萨尔就不会开始他在路上的生活,没有他就不会有书中两位重要的女性角色玛丽卢和卡米尔的个性的展示和叙述。而后笔者用大量的笔墨分析了玛丽卢、卡米尔和特雷这三位女性形象,并总结道“玛丽卢,卡米尔和特雷都是当时社会中被忽略的群体,随着对《在路上》研究的日益深入,她们的感受和追求会被更完整地挖掘出来。”
正是因为国内外对《在路上》认识的日益深入,才使得我们能够以更多更新颖的视角去看待这部作品,从而使解读其中的女性形象成为可能。本研究旨在运用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后现代小说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旨在发掘出这些女性们身上所拥有的共同特点和她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除了泼辣叛逆、逆来顺受等性格特点之外美丽,柔和的女性的一面,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的去认识理解她们。
课题研究目的:
由于作者凯鲁亚克本人是以男性化的角度来创作的《在路上》,书中出现的众多女性形象只是被一笔带过或并没有像男性形象一样进行深入的刻画,且她们中的大多数都被描写成放荡不羁的荡妇形象,作者在书中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是苛刻压制的,这会导致读者在阅读时对这些女性们产生偏见,但是如果跳出小说本身,把她们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研读,会发现她们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所在,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读者重新审视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