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12 编辑老师:佚名
康德教育学中对儿童自由、自主等问题的看法如下:
“人天生对自由有一种如此强烈的趋向,以至于他只要有一段时间习惯于自由,就将为它牺牲一切。”26但是“不受规则约束的自由其实是任性,而任性实际上是意志屈从于动物性,是不自由。”
27因此“一个孩子,特别是学生,其品质首先需要服从。这种服从是双重的,首先是服从一个领导的
绝对的意志,其次是服从一个领导的被承认有理性和好的意志。服从可以派生自强制,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是绝对的,或者派生自信赖,这时它就是另一种服从。这种自愿的服从很重要;但那种绝对的服从也极为必要,因为它使得孩子为遵守那些他将来作为公民即便不喜欢也必须遵守的法则做好了准备。因此,孩子们必须处在某种必然性的法则之下。但这种法则必须是一种普遍的法则,在学校里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教师一定不要在众多孩子中间表现出偏爱,特别对一个孩子表现出对优点的喜爱。因为若不然,法则就不再是普遍的了。一旦孩子看出不是所有其他人也都必须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就会变得反叛。”28
应当注意的是,“教育必须是强制性的,但不可以因此而是奴役性的。”29“再也没有比为了制服孩子的固执而进行一种嘲弄的、奴役性的训诫更有害了。”30
“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与运用自己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因为强制是必需的!有了强制,我怎么培育出自由呢?我应当让我的幼童习惯于忍受对其自由的一种强制,并且应当同时引导他自己去正确地运用自己的自由。否则,一切都是纯然的机械作用,离开了教育的人就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自由。他必须尽早感受到社会的不可避免的阻抗,以便认识到为了独立而养活自己、匮乏和挣钱的艰辛。这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让孩子从小就在一切事情上自由(在他伤害自己的事情上例外,比如他抓一把无鞘的刀),只要这样做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例如,如果他喊叫,或者大声嬉戏,这就烦扰了别人。2.必须向孩子指出,惟有通过让别人也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才能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例如,如果他不做人们希望的事情,人们就不让他快乐,他应当学习等等。3.必须向他证明,施加给他一种强制把他引向运用他自己的自由,培养他,是为了他有朝一日能够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可以不依赖别人的照料。”31
学界对于儿童自由的研究并不多,常见于对目前教育现实的批判中:“从教育的角度看,儿童自由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儿童缺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儿童在行动上受到限制、儿童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以及儿童缺乏思想上的自由等方面。”32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内心的想法来理解他们的行为,从而采取更为合适的教育方式。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研究一方面是对哲学中自由问题的关注,聚焦的对象则是以往自由研究中涉及不多的儿童。另一方面,也尝试对儿童心灵世界进行探索。 实践意义:对儿童向往的自由进行研究,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从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核心概念界定
自由:在康德哲学里,自由是公设,是人有道德义务和责任的前提,所以自由是无法言说、无法定义的,只能认之为一种理想性的理念、一种信仰。从意志层面上讲,自由可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消极的是积极的条件。积极的自由是最难看透的,但却又是人最渴望的理想状态。
消极自由:免于强制和干预的自由,回答“我在什么范围内是主人?”这个问题。 积极自由:自我决定的自由,即意志自由,回答“谁是主人?”这个问题。
意志:“叔本华将一个完整的意志动作分解为三个环节:‘当意志动作还在酝酿的时候,它叫愿望;如果愿望成熟了,就叫决心;但它是否到了这一步,还要行为向自我意识加以证明’。”33
任性:从人的天性上讲,人是渴望自由的,儿童也渴望自由。然而人不是上帝,人在现实中是没有绝对自由的能力的,绝对自由又是人向往的,所以就有了任性的问题。任性就是实际上没有绝对自由的人却在渴望绝对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实际上没有自主的能力却总想一切都按我的意志发生,一切由我作主,所以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需要约束的,约束自由的规则就是法则。黑格尔说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也是这个意思,但误解黑格尔的这句话,就会极度自我膨胀,以为自己是上帝,能认识必然,所以能绝对自由。
文本:广义上讲,一切文化现象都可视之为文本,事物也可以是文本,这是后现代的文本概念。狭义地讲,文本就是作品,作品可以是电影、小说、诗歌、学术著作、艺术品或艺术表演成品、课堂教学视频、演讲稿或演讲录相等。总之,任何已经由人创造出来的、已经成型的、含有某种文化的东西,都是可以进行再研究的文本。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从消极自由的角度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成人,处处受制于成人,因此我首先要考察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即成人给儿童提供的条件与机会。
从积极自由的角度看,在成人给予了儿童一定的自由后,儿童是否有运用自己自由的能力?离开了成人,儿童是否能够自主?儿童究竟向往怎样的自由?这些问题构成本研究的框架和结构。
1.儿童与成人的关系
2.儿童是否有运用自由的能力
3.儿童能否自我决定
4.儿童向往怎样的自由
(二)分析视角
根据研究目标,我提出了以下九个分析视角。这九个视角涉及到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也涉及到儿童与同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从方法论层面看,本研究更接近于质的研究而非量的研究,因此不应提出假设,而是给出分析视角。
视角一:儿童希望成人不要阻止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视角二:如果做某事的结果是不好的或有害的,而儿童当时没有能力认识到,他们会希望成人能提前告知他们做这件事的恶果;
视角三:如果做某事的恶果是成人在事前就说过的,而儿童当时没有听进去或实际上是不愿意听,事后他们会后悔,但也会认为,成人应该用更好的方式让他们听从劝告;
视角四:当儿童有某种强烈的、恨不得马上就能实现的愿望或要求时,劝说他们不要去实现这种愿望或要求的任何理由,即使是对的,儿童也听不进去或不愿听;
视角五:如果儿童特别想做的事情本身没有害处,但需要成人的支持或参与,儿童会央求成人,并在成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时,感到失望和伤心;
视角六:如果儿童有特别想做的事情却苦于得不到成人的支持或参与,儿童会想方设法逼成人支持或参与;
视角七:在需要合作的游戏或任务中,儿童会渴望别人能听自己的;
视角八:在需要合作的游戏或任务中,儿童会对总是处于服从的角色不满,并产生破坏性动机和行为;
视角九:如果有某种技术能使兴趣对象完全为自己所掌控,儿童可能会沉迷于这种技术。
(三)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是一种最基本也最古老的研究方法,因为一切研究都包含再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的文本分析是参照质的研究,原因是:文本分析也是从观察开始的,只是我的观察借助了影视作品。质的研究中的实地观察对象就是自然情境中的真实的人或儿童,而我观察的两部影视作品,都具有纪实性。《四百击》虽是文学虚构的故事,但这部电影采用了纪实的拍摄方法,它本来就力求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儿童。《爸爸去哪儿》中的活动是人设计的,但活动中的儿童,是真实情境中的儿童。所以我的文本是接近质的研究所要求的真实情境的。而且,我力求像质的研究那样去观察现象,通过作品中的儿童现象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所以我的研究旨趣是符合质的研究的目标的。质的研究不是为了科学地解释事实,而是为了同情地理解人、理解文化。